科技夯实东北黑土地保护之基
东北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科技大熊猫”,是夯实黑土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东北地保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科技黑龙江、夯实黑土护吉林、东北地保辽宁、科技内蒙古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夯实黑土护通过免耕少耕播种等多种模式,东北地保开展保护性耕作1亿亩,科技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侵蚀防治。夯实黑土护 筑牢黑土地保护的东北地保“硬支撑” 在黑土地保护工程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一项关键任务。科技“这不仅是夯实黑土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东北地保基础,也是防止土壤侵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为此,各地正在加快推进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逄焕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灌溉设施的完善是重中之重。“各地在黑土地保护工程中,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灌溉设施,包括水库、泵站、渠道等,以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逄焕成说。 田间道路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通过铺设田间道路,能够方便农业机械进出田间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排水系统的建设则有助于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渍害的发生。”逄焕成表示。 此外,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也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抚育防护林,可有效降低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对农田的侵害,保护黑土地的生态环境。”逄焕成说。 为土壤侵蚀防治注入“软内涵” 黑土地保护工程广泛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为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土壤侵蚀情况得以实时监控。“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获取区域土壤侵蚀实时影像与大数据,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逄焕成说。 土壤侵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模型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预测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导。”逄焕成介绍道。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也为土壤侵蚀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应用秸秆颗粒化还田、种植绿肥作物、接种微生物菌剂等手段,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有望成为遏制黑土地退化、在较短时间内使黑土地‘由黄返黑’的人为干预培肥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表示,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田间作业效率高,是一条“用中有养,以养促用,用养结合,用中强养”的培肥增产新路子。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防治土壤侵蚀,正让黑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黑土地保护工程的推进和相关科技成果的涌现,黑土地将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逄焕成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或将由“定性标识”改为“定量标识”
- 天山股份: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涉及公司资产收购相关事项
- 抖音账号将显示IP属地
- 消息人士:欧洲央行决策者认为在周四的会议后7月加息仍有可能
- 福建莆田发布2023年食品类投诉举报数据报告 消费者格外关注食品安全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47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694例
- 欧洲央行官员Simkus:没有理由不考虑加息
- 我国拟立法完善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
- 研究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靖远煤电:预计第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37%
- 快讯:工业母机概念股开盘走强创业板股维宏股份涨停
- 德方纳米:一季度净利7.62亿元同比增长1402.77%
- 甲醇中抗蚜威溶液标准物质:满足高效农药分析需求
- 罗牛山:一季度预亏2500万元
- 昆药集团;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41.27%
- 俄国防部:马里乌波尔残余守军已被包围在亚速钢铁厂
- 力争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4.6个 泉州打造普惠托育“泉享托”品牌
- 河北昨日新增2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大秦铁路天津段发生火车碰撞
- 贵航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4%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