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全国蚊虫病毒组特征揭示

4月8日记者获悉,全国中山大学、蚊虫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病毒揭示了不同生境下蚊虫病毒的组特征揭多样性、传播分布的全国影响因素及地理谱系特征,在多维尺度上为研究蚊虫病毒组提供了重要新见解。蚊虫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病毒

研究团队历时5年,组特征揭收集了来自全国82个县市的全国2438只蚊虫个体。这些蚊虫个体样本来自不同的蚊虫生态环境。基于此,病毒团队通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组特征揭T系列测序平台,对单个蚊虫进行宏转录组测序,全国成功构建了迄今个体数最多、蚊虫地域跨度最大的病毒蚊虫病毒组数据资源,并从中鉴定出393种蚊虫相关病毒,其中63%为潜在新种。

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蚊虫携带的病毒类型及数量,发现蚊虫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病毒组成与宿主系统发育、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此,团队发现病毒多样性的热点宿主有骚扰阿蚊、白纹伊蚊,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温度适宜、降雨丰富且哺乳动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并首次量化描述了蚊虫病毒与其宿主专一性的对应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蚊虫种群的遗传相似度与种群间共享的病毒物种数高度相关。

“我们希望携手全球科学家一起对自然疫源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研究。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约2万5千份样本测序。”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全球病原数据库项目负责人王达希说,团队将持续构建病原数据平台,汇集多种病原、媒介和生态等多维度信息,为生物安全防控和自然疫源疫病监测预警提供大数据保障。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