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73.056摄氏度!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大约一个世纪前,零下冷人类首次将氦气液化,摄氏开启了利用液氦进行极低温制冷的度国新纪元。随后,科学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家实极低深空探测、现无材料科学、液氦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温制 然而,零下冷用于极低温制冷的摄氏氦元素却面临供应短缺。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氦元素实现极低温制冷?一直是度国科学家要着力突破的难题。 1月11日,科学《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极低温制冷的家实极低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现无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的液氦研究人员,在钴基三角晶格磁性晶体中首次发现量子自旋超固态存在的实验证据。同时,他们利用该晶体材料,通过绝热去磁获得了94毫开(零下273.056摄氏度)的极低温,成功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并将该效应命名为“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超固态是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时,呈现的一种神奇的量子态。在这种物态下,物质既有晶体态中原子规则排布的特征,又可以像超流体一样无摩擦地流动。 事实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固态物质能否同时成为超流体”的著名科学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除了通过冷原子气模拟超固态可能存在的证据外,在固体中人们仍未找到超固态存在的确凿证据,而寻找这种奇特量子物态也成为人们的长期研究目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刚说。 磁卡效应是指磁性材料随外磁场变化而产生显著温度变化的现象。利用特殊的磁性物质——顺磁盐的磁卡效应,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吉奥克通过绝热去磁首次实现了显著低于1开尔文以下的制冷。 这项研究始于2021年,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苏刚教授和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伟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项俊森博士和孙培杰研究员提出了研究钴基阻挫三角晶格材料——磷酸钠钡钴盐低温物性的建议。 项俊森等人克服极低温下的漏热控制与温度测量等诸多技术难题,反复测试、技术迭代,研发了新型低温测量器件,最终成功观察到自旋超固态的磁卡效应。 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金文涛课题组提供了高质量单晶并开展了低温中子衍射实验。由于材料中的钴离子磁矩较小,而且需要在100毫开以下低温条件下进行测量,实验非常困难。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最终获得了自旋超固态量子相变的微观证据。 李伟表示,后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新器件及制冷机的研发等。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成实际的器件和制冷机,为深空探测或量子计算提供极低温环境和足够的冷量,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都面临一定挑战。 《自然》审稿人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成果“报道了超低温下对一种复杂化合物的高质量实验”“理论与实验的符合极好地支持了该工作的核心结论”“漂亮的工作展示了自旋超固态的熵效应有多大,会引发广泛的研究兴趣”。 苏刚表示,这一新物态与新效应的发现是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也为我国在深空探测、量子科技、物质科学等尖端领域研究的极低温制冷“卡脖子”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宝兴县就业局与失业人员座谈“中国梦”
- 2024巴黎奧運會紀念幣亮相錢博會 港商盼藉展會擴大「朋友圈」
- 泉州古城保护技术咨询交流中心成立
- 吃下台灣一半KY公司業務,卻接連爆雷 勤業眾信怎麼了?|天下雜誌
- 姆巴佩萨拉赫欧冠罚丢点球,利物浦2比0力克皇马五连胜领跑
- 多部门联合开展慰问活动 关爱残疾职工
- 國中生割喉案Day4追思同窗 「當時的你一定很害怕」
- 泉州组织省级人才认定申报:符合条件人才 最高享700万元补助
- 上海:向隔离小区里的老年居民传递温情力量
- 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防保戶「生病賺錢」 金管會祭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
- 古都小鎮變炒房勝地 南科族:找不到停車位,只好買麥當勞得來速|天下雜誌
- 因地制宜推动有机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路与对策(六)
- 天下晨間新聞 蘋果拉貨,蘋概股利多終於來了?|天下雜誌
- 國中生割頸案令人震驚!網路霸凌值得關注 別不知不覺成為加害者
- 高雄跨年驚傳「有人持刀」!觀眾推擠擦挫傷 市府回應了
- 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 天下晨間新聞 核三1號機緊急救援失敗,停電噩夢剛剛開始?|天下雜誌
- 龜梨和也真的愛上女主播! 甜蜜發聲:我們很好
- 國中生割喉案Day4追思同窗 「當時的你一定很害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