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歐洲對俄羅斯、中國採取綏靖主義是必然,台灣不該對此有所期待

文:酆景文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得出來,歐洲歐洲和美國在經濟上是對俄對分庭抗禮的,雙方進出口產品是中國主義對等的,沒有絕對程度的綏靖誰依賴誰。這個格局,必然不該在能源議題上更為明顯,台灣去年10月歐洲天然氣價格狂飆時,期待美國天然氣期貨是歐洲下跌的,代表這是對俄對兩個不同的市場。

北約是中國主義美國主導、歐洲附庸,綏靖這應該不太需要解釋。必然不該因此歐盟與美國博弈的台灣資本,主要就不會是期待軍事,而是歐洲具備獨立性的經濟。從進出口夥伴可以看到,中國和俄羅斯是主要進口夥伴,美英則是主要出口夥伴(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我就不討論了)。

由於美國自己就物產豐富,廉價勞力也有全世界代工產業可以提供,歐洲要能夠與美國產業競爭,俄中提供的廉價勞力、原物料和能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了當的說,歐盟之所以還有存在價值,俄中的合作不可少。

假設俄羅斯和中國真的跟美國全面翻臉了,基於國安問題歐洲只能和北約(美國)走,那麼歐洲與俄中的貿易是一定要斷掉的,廉價勞力、原物料和能源要誰提供?只有可能是經濟上依賴美國的印太盟友提供(包含台灣),那麼歐洲經濟就會不可避免的依賴美國,歐盟就沒有價值了。

東歐國家在軍事上親美、經濟上親歐的格局,就是因為歐洲市場還有自己的地位。假如歐洲不只軍事,連經濟上都依附美國,那東歐國家是不會把歐盟放在眼裡的,自此歐洲將完全服膺於美國戰略,失去自己的主體性。

所以歐洲對俄羅斯、中國採取「綏靖主義」是必然,只要開戰,歐洲就會蒙受損失,失去列強地位,因此法德在烏克蘭衝突積極搭建平台談判,卻對印太戰略反應消極,台灣不應該對歐洲有所期待。

但又因為歐洲國安依附美國、北約,並不真的可以在戰爭期間獨立博弈,真的鬧翻了還是只能乖乖聽話,所以台灣也真的不需要擔心歐洲背叛,他們一點都不能改變大局。

講那麼多,就是建議台灣不用對歐洲戰略態度得失心太重。

本文經酆景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電影】《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金士曼宇宙」追求的,正是鞏固歐洲大一統的英國情懷
  • 無論俄羅斯選擇全面入侵、局部入侵,或是不開打,普亭都有極高機率獲得政治勝利
  • 馬克宏出訪、德國擬增兵:北約領頭羊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實際意圖究竟為何?
  • 歐盟雖然不是軍事與經貿領導力量,但也不會放任中國侵犯人權價值與科技知識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