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在南极大陆建成
今年是境外极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大气在12月1日世界南极日到来之际,本底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站南这是陆建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也是境外极第9个纳入业务运行的大气本底站。“入列”我国大气本底站家族后,大气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本底长期业务化观测,站南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陆建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境外极 大气本底站站址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的大气地区,以最大限度“还原”大气的本底本来面目。南极地区是站南全球大气环境观测的重要本底区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气象研究所所长丁明虎介绍,陆建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南极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极大陆大气本底长期变化及规律、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多圈层相互作用机制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的影响。 在2007年至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期间,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海洋局在中山站共同建设了大气化学观测方舱,配备臭氧光谱仪、辐射观测仪等,自此开启南极大气成分观测业务。2010年,中山站建成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系统,正式开展高时间分辨率二氧化碳和甲烷连续在线观测业务,我国也成为第三个能在南极开展此项业务的国家。 目前,中山站已建成涵盖臭氧、大气化学、气溶胶等七大类气象要素在内的综合观测体系。作为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站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已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南极“臭氧洞”公报》、中国气象局《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并被科学家多次使用,有力推动极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极地大气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 目前,我国共有青海瓦里关等9个大气本底站。同时,位于环渤海、四川盆地等气候系统关键区的10个拟新增大气本底站,已于今年7月启动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午评:沪指半日跌2.31%失守3000点国产软件概念股集体活跃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内阁讨论乌燃料短缺问题
- 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园区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二)
- 港股恒指收跌3.8%恒生科技指数大跌超5%
- 天海防务:7783万美元应收账款已全部收回
-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该国进入紧急状态
- 百年奥运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上海昨日出院本土病例941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9839例
- SEMI:Q1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量创新高供给将持续吃紧
- 奥地利数字与经济事务部长:奥方拒绝对俄罗斯实施天然气禁运措施
- 伊万加快推进国足年轻化进程
- 英力特:拟1.3亿元投建第二批分布式光伏项目
- 恒生科技指数跌5%哔哩哔哩跌超9%
- 英国首相约翰逊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 金融马拉松,中行如何做好国际化的“头雁”?丨透视银行业年报⑧
-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依然有非常强的长期吸引力
- 安徽颍上县:有序恢复全县餐饮经营场所堂食服务、农贸市场经营活动等事项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预计今年三元与磷酸铁锂出货量四六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