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交换生跨海来:“登陆”热情不减,做增进两岸了解的“桥”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题:台湾交换生跨海来:“登陆”热情不减,登陆做增进两岸了解的台湾“桥” 作者 朱贺 陈建新 杨程晨 “从前常听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换减做解这次真实体会到,生跨原来拓展视野是海热这种感觉。”回顾今年上半年的情不桥北京大学交换生之旅,台湾女生陈天心和薛复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增进 尽管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叠加疫情等因素,两岸令近年两岸青年交流颇为不易,登陆但台湾学生“登陆”热情不减,台湾依然选择通过交换生项目到海峡对岸走走看看,交换减做解并且满载而归。生跨 做增进两岸了解的海热“桥” 今年1月,就读于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的情不桥陈天心和薛复蓉落地北京,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增进交换生项目。 步入大四,课业压力不像往常繁重,陈天心和薛复蓉便提交了交换生申请。而语言相通、交通便利、生活成本可负担,加之顶尖高校云集,成为她们选择大陆的重要因素。 来到大陆后,北京独特的文化韵味超出陈天心的预期,大陆同学的勤勉刻苦、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则是薛复蓉印象深刻之处。半年学习中,她们未将课程安排得特别满,参加了多样的社团活动。待到7月结束项目后,两人还去了大陆多地游玩。 旅途中,女孩们沉醉于古都西安的秦韵唐风,在华清池观看舞台剧《长恨歌》时,仿佛看到“历史课本出现在眼前”;来到重庆品尝与台式口味截然不同的麻辣火锅,二人养成了蘸香油碟的习惯,“不然会被辣到受不了”。 谈及此行收获,两位女生表示,申请交换项目时未设想过会得到什么,但如今回望发现,不管对未来还是当下,北大生活确实为她们带来很多帮助。 陈天心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以台湾交换生的身份,通过亲身体验消除了从前的一些误解,成为两岸青年了解彼此的桥梁。”薛复蓉认为,她们与大陆同学上同样的课、参加同一个社团,在交流中收获了解,“远超书本承载的知识,非常真实可感”。 女孩们将交换经历拍成短视频,在两岸社交平台持续更新。其中既有台湾和大陆学生开展的“繁体字简体字识字大比拼”,也分享在大陆购买电话卡、办理银行卡、打车等交换生实用指南。 有网友留言夸赞,视频中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学生都很可爱,也认为“这是很好的交流方式,不带成见,开放包容”。 被学习氛围感染,找到未来方向 “充实,有序,富足。”今年8月刚来到北京大学的台湾交换生苏婧宜概括她的“登陆”生活。这位“00后”女生观察到,身边的台湾同学来大陆做交换生是普遍现象,也有很多因此留下深造。 在苏婧宜看来,大陆课堂与台湾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有很强的互动,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刚到北大时,苏婧宜不敢在课上发言,后被课堂包容活泼的学习氛围感染,她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所谓对错,无论你的想法是什么,老师都会给予鼓励的评价”。她也发现,尽管身边人才济济,但并非如想象中“充满竞争”,和大陆小伙伴一同准备小组作业,“大家知道我来自台湾,都很乐意提供帮助”。这为她接下来申请大陆的研究生注入信心。 “来大陆前尚未确定自己要走哪个方向,如今明确了在广告领域发展的路。”上海高校的台湾交换生廖忻欣说。 为丰富大学体验,更看重大陆市场的多样实习机会,廖忻欣在本学期申请了同济大学的交换项目。在这里,她不仅收获了聊得来的大陆朋友,还找到了理想的实习工作,明确了未来方向。 沉浸式体验大陆的职场环境后,廖忻欣将这段宝贵经历视作人生下一阶段的“加分项”,“无论深造还是求职,是回到台湾还是留在大陆发展,都是很好的参照和铺垫”。(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普京对戈尔巴乔夫去世表示哀悼
- 嘉陵江水位降低 浅滩中现神秘坛子
- 女子不满意被转运隔离疯狂砸窗?
- 市民认可度增加 过年小众特色预制菜更受欢迎
- 故意关停电梯致女孩摔倒 男孩已道歉
- 家中8人患癌二胎妈妈也查出癌症
- 运油20歼20歼16三机同框照首次发布
- 日媒:中國產品正改寫日本家電市場版圖
- 南方蚊子变少了?或热死或北上避暑
- 四川绵竹上空疑现大量蝙蝠群
- 医生被免职后举报仍不断!官媒质疑
- 黑龙江齐齐哈尔: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走进老年活动场所
- 中国男子暴雨中勇救韩国老夫妇
- 成都:除2区市外居民继续原则居家
- 鸡被偷走炖熟民警一锅端还给失主
- 黑龙江黑河: 电梯安全宣传进社区
- 孩子高铁上吵闹 乘客提醒被家长怼
- 媒体:新版红绿灯2017年就已落地
- 感受守护网络安全的“黑科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