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彰顯美韓同盟、美國核潛艦時隔42年首次停靠韓國,為何專家指潛艦入港恐「削弱軍事價值」?

為應對來自北韓的彰顯專家指潛核威脅,美國與韓國今(18)日在首爾召開第一次核磋商小組(NCG)會議,美韓美國而美國核彈道飛彈潛艦(SSBN)也於今日現蹤韓國,同盟停靠這是核潛韓國1980年代以來,美國第一次有核動力潛艦拜訪韓國,艦時艦入軍事價值作為美國對《華盛頓宣言》內容的隔年港恐落實。

韓國總統尹錫悅今年4月訪美,首次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共同簽署加強核防護的為何《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美國同意定期向韓國部署美國核潛艦,削弱並讓韓國參與其核規劃;作為回報,彰顯專家指潛韓國同意不發展核武器計劃。美韓美國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今日證實,同盟停靠一艘美國核動力潛艦於釜山靠港,核潛韓國這是艦時艦入軍事價值數十年以來,第一次有美國核潛艦到訪韓國。隔年港恐康貝爾表示,核潛艦來到韓國正體現了美國對韓國國防的承諾。

韓國國防部隨後也證實了這艘潛艇抵達韓國,並指出為俄亥俄級核潛艦「肯塔基號」(SSBN-737)。SSBN是美軍彈道導彈核潛艇,可搭載潛射彈道飛彈(SLBM)執行戰略任務。

根據《韓聯社》,上一次美國有這樣級別的核潛艇停靠韓國是1981年3月,美國核動力潛艇「羅伯.李號」(SSBN-601)入韓停靠。

GettyImages-181397716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美國核動力潛艇「羅伯.李號」(SSBN-601)資料照片。

美國核潛艦駛入韓國,可能給北韓攻擊的機會?

美軍核潛艦在核諮小組會議當天停靠釜山,體現出美國決心為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做出貢獻,不過《CNN》引述分析人士,指「肯塔基號」出現在韓國港口純粹是「象徵性」的行動,實際上反而會降低該潛艦的軍事價值。

俄亥俄級核潛艦最多可搭載20枚「三叉戟2型」(Trident II)彈道飛彈,該款飛彈攻擊距離達到7400公里,意味著它們能夠從太平洋、印度洋或是北冰洋的海域對北韓進行攻擊。美國研究中心(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re)研究員赫辛格(Blake Herzinger)今年4月曾表示,在軍事層面而言,該級艦並不需駛近朝鮮半島,就能執行打擊任務。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夏威夷聯合情報中心前行動主任舒斯特(Carl Schuster)表示,從戰術上來看,美韓正在削弱該潛艦「最強大的特質」,因為核威懾的關鍵之一就是「不確定性」。

報導引述美國海軍中校波斯特(Daniel Post)今年1月撰文,指出核威懾之所以成立,是儘管對手知道擁核國存在這樣的武器和其規模,但無法確切掌握其打擊能力範圍、位置、或者何時可能被啟動。如果該潛艦潛伏在距北韓數千英里的海面下,平壤仍處於攻擊範圍內,但北韓幾乎不可能發現。

不過核潛艦抵達韓國港口無疑的將更加引人注目,這給北韓帶來了優勢,舒斯特指出,「如果金正恩想要發動突然襲擊,我們已經向他提供了潛艦的位置和到達時間。」

《路透社》也指出,美國彈道飛彈核潛艇通常隱身以維持生存,保留在戰爭期間發射導彈的能力,很少公開停留在外國港口。

尹錫悅:美韓核磋商小組將成為嚇阻北韓「新起點」

美韓核咨商小組今日在首爾龍山總統府舉行會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將透過核磋商小組共同協商決定威懾事宜並共同採取行動。

共同主持會議的韓國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金泰孝表示,會議是為確保韓國「沒有發展自身核武器的必要」,美國承諾將在北韓對韓國進行核攻擊時立刻採取壓倒性、決定性應對措施,雙方並同意促進資訊共享,包括建立安全通訊網路。

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核磋商小組將建立強力且有效威懾北韓的「新起點」。

美國承諾向韓國部署更多戰略資產,如航空母艦、潛艇和遠程轟炸機,以威懾北韓;北韓已開發出威力日益強大的導彈,可以打擊遠至美國的目標。北韓上週才試射一枚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8」(Hwasong-18),據稱該枚飛彈最高高度達6648公里,飛行了1001公里後落入東海。

延伸閱讀

  • 美韓簽訂《華盛頓宣言》達成重要核武協議,美國認為勸阻韓國放棄擁核非常重要
  • 美韓「華盛頓宣言」延伸核嚇阻,5大重點一次掌握
  • 尹錫悅訪美:《華盛頓宣言》背後的美國盟友體系和「核對峙」
  • 尹錫悅罕見公開討論擁核,韓國人為什麼想擁有核武器?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