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被揭开
萤火虫成虫腹部的萤火发光器是如何发育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虫成虫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光器 付新华介绍,发育萤火虫发光是键机揭开一种生物化学反应,由其腹部特有的制被发光器发出。萤火虫的萤火发光器分为幼虫形态和成虫形态的发光器。其中,虫成虫萤火虫幼虫具有一对位于倒数第二腹节的光器球形或半球形的发光器,可在黑暗中发出无规律的发育闪光,用以警戒天敌。键机揭开而萤火虫成虫的制被发光器则是在蛹期独立发育,在短短5至7天的萤火蛹期,成虫发光器从无到有,虫成虫快速发育成熟并具备发光功能。光器 图为5至7天的蛹期中,萤火虫成虫发光器从无到有,快速发育成熟并发光。(付新华教授团队供图) 付新华团队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比较转录组学及基因干扰等技术,对水栖萤火虫雷氏萤蛹的早、中、晚期的发光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两个关键的hox转录因子AlAbd-B和AlUnc-4,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启动并调控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沉默其中任何一个转录因子,都会造成萤火虫不能发光。 付新华介绍,研究发现,在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发育过程中,荧光素酶蛋白在细胞质中的大量表达是一个关键因素。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需要调控过氧化物酶体的跨膜转运蛋白将细胞质中的荧光素酶蛋白转运进过氧化物酶体,只有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萤火虫发光的这种生物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研究证实了AlAbd-B和AlUnc-4正是调控过氧化物酶体的跨膜转运蛋白对荧光素酶蛋白进行转运的两个转录因子。 付新华表示,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形状和闪光频率是萤火虫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弄清萤火虫成虫发光器的发育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萤火虫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未来 芦山至成都可以不再绕雨城
- 美国已累计报告180例不明病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
- 财富趋势:近期券商交易系统故障与公司通达信产品无关
-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普跌铁矿石跌超3%
- “双减”后教培机构存逼迫辞退等乱象 员工如何维权?
- 日本三菱电机开发出在太空制造卫星天线技术
- 福建漳州:公积金可用于支付购房首付
- 国内最大容积LNG储罐气压升顶成功
- 不负青春不负国!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 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苏新发接受监察调查
- 盾安环境:格力电器决定终止筹划协议转让及本次要约收购
- 沐邦高科:全资子公司与常州顺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合同
- 安徽省发布2025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_
- 快讯:高位股继续退潮多股开盘跌停
- 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2%互联网科技股下挫
- 深交所终止辛帕智能创业板IPO审核
- 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优良传统_
- 芬兰和瑞典正式向北约递交“入约”申请信
- 特斯拉CEO马斯克:除非推特证明虚假账户少于5%否则交易无法推进
- 天津市将于21日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