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王溢嘉《悲.慧.生死書》:一個人突然失去所愛時,最能打動他的就是「同是天涯斷腸人」的經驗

文:王溢嘉

六月廿二日,王溢從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ELLE》總編輯楊茵絜於六月廿一日因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病逝,嘉悲她父親作家楊渡在臉書上發文,.慧透露此一不幸消息。.生死書失去所愛時最

我連忙去看楊渡的個人臉書。讀到:「心愛的突然同天女兒楊茵絜,二○二二年六月廿一日凌晨,動的的經因心臟衰竭,涯斷驗遠行。腸人大慟!王溢痛徹!嘉悲」

「小茵,.慧謝謝妳,.生死書失去所愛時最謝謝妳從小到大給我這麼多的個人快樂,這麼多歡聲笑語,突然同天這麼多愛與擁抱,妳帶給我成長的喜悅,勝過天地間一切。此後,也只能帶著妳交給我的功課,流浪死生,學習走下去。」

我讀後,心有戚戚。留言說:「同是天涯斷腸人,深刻了解你的悲痛。但還是請節哀。」

我在臉書透露谷神離世的訊息後,很多親友、讀者也都來留言,感到震驚、不捨、感同身受、哀悼,也希望我們節哀、保重。眞情溢於言表,讓我們悲痛碎裂的心得到不少撫慰。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德州大學退休教授)留言說:

「溢嘉兄,請節哀保重。我可以深刻體會此刻你突然喪失至愛時心裡的痛苦。我的小兒子十五年前驟然過世,我與老婆也經歷過一段傷心的日子。但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們逐漸認知他永遠活在我們及他的朋友的記憶中,往事有傷心不捨也有美好的回憶,希望你也可以很快走出傷痛,懷念與你兒子相處的美好過去。」

妻子在看了這則留言後,打開手機,讓我看她的一位好友寫給她的私信。

原來這位友人的兒子五年前在美國過世,但她從未主動向人提起。直到有人吿訴她谷神離世的消息後,她才寫信向妻子透露這個遲來的訊息、她的心情與慰問:

「這種無常迅猛的大慟,是巨大而無聲的內爆……這麼痛的事派,哪能一下子就接受!慢慢來!畢竟這母子情緣,曾經如此深刻、如此美好。……我自己認定的是,他需要去reset了,如同電腦系統太繁雜糾結,需要重啓,我就認定,他跑去讓生命重啓了。所以,心裡就繼續的祝福他,繼續思念也繼續嘮叨,如同他還在世上而不在身邊。」

不只妻子,我看了都覺得她字字血淚、句句出自肺腑、深深打動我們內心。

這不正是古人所說的「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嗎? 有著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不僅能互相了解、同情,彼此支援;而且在「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中,讓心靈得到最大的撫慰,生活能更快速地恢復常軌。

在這段期間,為了避免自己陷入無明的空想,我也主動到網路上尋找有類似遭遇的父母,看他們如何面對,又有過什麼心路。我最先想到的是前輩作家黃春明,以前只知道他有個兒子年紀輕輕就自殺殉情,上網看了相關報導及文章才曉得:

黃春明的二兒子黃國峻也是小說家,死時才三十二歲。一向善感的黃春明深受打擊,表面上如常演講、寫作、帶領「黃大魚兒童劇團」繼續演出,卻在短短時間內花白了頭髮、瘦了十幾公斤。

國峻死後一年,黃春明寫了一首短詩〈國峻不回來吃飯〉:

國峻,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我就先吃了,媽媽總是說等一下,等久了,她就不吃了……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

平淡的文字裡,含藏了他們夫妻對痛失愛子的不忍與思念。讓谷神也不再回家吃晚飯的我們,讀後眞的就是感同身受。

國峻生前,向黃春明說過他對轄下一個士兵悲慘自殺的不忍,這個士兵的名字——金豆,後來就成了黃春明所編兒童劇《小駝背》主角的名字。也許是潛意識在作怪,黃春明有一次竟把演員口中的「金豆」誤聽為「國峻」,而差點情緒崩潰。

兒子死後,雖然黃春明也曾因悲從中來,而自己在家裡嚎啕痛哭了幾回,但在人前總是說:「為人父母,沒有自殺的權利,就是要勇敢地生活下去!」不只勇敢活下去,而且更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今年已經八十七歲的他,依然像一尾活龍。

除了黃國峻,歌手張雨生也是年紀輕輕就因車禍而過世,令人悲痛。但同樣的,我關注的並非亡者的不幸,而是他們的父母。

張雨生的父親張建民,一九四九年隨軍來台,退伍後在梨山種果樹維生。一九九七年,在歌壇當紅的張雨生突然過世,年僅三十一歲,這晴天霹靂,對張建民夫妻的打擊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更令人不忍的是,一九八六年,年僅十五歲的張雨生妹妹張玉仙亦已在梨山山澗不幸溺水身亡。兩度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痛徹心肺,眞的是讓人無語問蒼天。

張建民在台中大肚山建了一個「雨生園」,做為張雨生和張玉仙的埋骨之所。二○一一年,八十四歲的張建民過世後,終於在此和他早夭的子女相聚。大肚山的「雨生園」和位於澎湖馬公的「張雨生故事館」(他出生的眷村)都成了好友及歌迷憑弔張雨生的紀念園區。

而張建民夫婦及家人則在梨山開了一間「張雨生之家」的民宿,陳列跟張雨生相關的種種。機緣湊巧,就能與來投宿的旅人翦燭共話雨生,成了他們緬懷張雨生的另一種方式。

我從網路上才知道,武俠小說泰斗金庸五十二歲時也痛失愛子。一九七六年,他十九歲的長子查傳俠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跳樓喪命,雖然警方說是出於跟女友的情感問題,但金庸一直自責是因為他們夫妻失和,才導致兒子傷心絕望,一死了之。

在親嘗極致的悲痛後,讓金庸在《倚天屠龍記》的後記中說:「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過膚淺了,眞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傷心得幾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殺的金庸,四處尋找能讓他參透生死奧祕、脫離苦海的說法。最後,他從佛經裡得到了解決心中疑問的答案,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才從哀傷的心情中慢慢解脫出來。之後,也透過小說,將他所領悟的佛法分享給讀者。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