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四名中國青年相約天門山集體跳崖,「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我貧窮,名中門山莫卑微,國青不美麗,年相但當我們的約天於心亦次靈魂穿過墳墓來到上帝面前時,我們都是集體平等的。」

英國小說《簡愛》裡的跳崖主人公簡愛,身受維多利亞時代的夫哀社會壓迫,依然勇敢追求個人自由和幸福。人死

最近,名中門山莫四名中國農村青年相約著名景點天門山,國青以跳崖赴死的年相決絕方式來和這個讓他們絕望的社會告別。大多數中國網友同情這四位農村青年的約天於心亦次悲慘遭遇,也有人批判這種約死行為的集體不負責,「你連死都不怕,跳崖還怕什麼?」

死是夫哀否是這個世上最可怕的事,我們所有人大概都不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有時也是個人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資格去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如果一個人決心赴死,那我們也只能悲痛地為其禱告。

四位青年的縱身一躍,也許正驗證了那句「我們穿過墳墓來到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常言道,「華屋萬間,夜臥不過五尺;縱有臥榻三千,只得一席安寢。珍饈海味,食之不過三餐;縱有菜品上百,飽飲不過一斛;墓園千傾,終究一掊黃土。」 生前的功名利祿與富貴繁華死後都帶不走,最後塵歸塵、土歸土,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我們可以怒其不爭,哀其不幸,就像有網友不解四人中有人在工地幹活一個月能掙七、八千,為什麼想不開尋死,難道僅僅是貧窮限制了生存嗎?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先哲們總結道,「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也說過「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哲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也曾說過,「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