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佛教界白色恐怖冤案(一):蔣介石同窗忙著復興中國佛教會,卻不知大難臨頭

文:唐墨

一、佛教復興佛教靈隱寺

打過板,界白介石天已經亮透。色恐律航法師早就穿戴整齊,怖冤不知坐在案前好一會兒了,案蔣為了培訓中國佛教會的同窗僧才,為了不讓佛教的忙著法燈斷滅,這幾天睡得挺少的中國。精神有些緊繃,會卻但總地來說是大難體能還堪負荷的狀態。

畢竟是臨頭打過仗的啊,同修有時候也喚他是佛教復興佛教武僧,寺內粗重的界白介石工作,他總是色恐一馬當先搶著作。律航法師出家前,怖冤不知在部隊裡是搞防空,也不算真的衝鋒陷陣,但粗手粗腳的活兒從沒少過,自律甚嚴的他,還經常跟扛步槍的同袍一起出操。

渾沌腦海還沒憶起那空中飆然的喧囂砲聲,楠木板子一通通打響,噹噹噹地繞著走廊,彷彿都叩在房門上。律航法師翻開禪修日誌,兩天後的格子上用紅筆打了顆星星,寫著「佛學會開學日」。 6月份的日誌夾著一封信,從台北善導寺寄來,署名要給慈航法師的信。慈航法師住在律航法師隔壁間,把這信交給律航,也是看重他能處理這些教務。

算算,這沙彌生活也差不多才一個月左右,但早在入門為徒之前,律航法師就一直跟夏蓮居居士等佛教界人士學習過,慈航法師早早聽說過出家前的律航法師,是個很有勇猛精進心的人。去年,慈航法師剛到台灣,還沒出家的律航法師就親自去接機,跟前跟後,總算在上個月的佛誕日,正式跟著慈航法師剃度出家。

「律航啊,這信,就交給你處理,以後台北善導寺的事情就你負責;我還得給佛學會準備講義。」「是,師父。」 信上所提的事情有點瑣碎,大概就是關於《海潮音》的復刊,希望慈航法師能賜稿指教;靈隱佛學會的創設維艱,如有任何硬體或資源上的需求,也請慈航法師不吝告知;中國佛教會的重建,刻不容緩等等。

一次次的期勉與請託,句句讀來卻不感到壓力,畢竟那也都是慈航法師早就定錨,勢在必行的事情。律航法師得了師父的授命,應允對方,推舟順水的幾筆蒼勁小楷,便已足夠。

信早就回了,律航法師只是為了要記著提醒師父得投稿給《海潮音》,特地留下這封信,夾在6月的日誌裡。從沒想過這樣的舉動,後來竟救了師父、救了律航自己,更救了10多位佛友那早已奉給龍天眾生的殘命。

檀香凝在大殿內,佛光歛歛,端端的釋迦牟尼垂目,兩手結禪定印,掌中有一寶珠。磨透的玉石或珠貝,是那年一身鼠灰僧袍底下的鬥志,搭著船,隨著軍隊和一批又一批同樣穿著老破襖子的難民們,來到這座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小島。可因為胸懷珠玉,其志不滅,總算是堅持下來,決心要做點事情了,和幾個同樣來自江浙地方的僧人們聯絡起來,準備在台灣這座島上,復興中國佛教會。

團結一如僧眾的早晚課,負責燃香點燈的僧人,與負責打板的僧人,總是兩兩一組,每天輪不同的組別,給佛菩薩上香,喚佛友們起床。沒有誰比較高,也不存在誰比較偉大的區別,能者多勞向來是自我期許,不煩他人提醒。香燈的在殿內忙,打板的在殿外出入穿梭。沉檀的香氣,攀著一位僧人又一位僧人,隨那寬大的衣袖,羅著一股腦的香,香氣與板聲,一波波襲入寮房。

「住持,住持。」 門外一聲聲喚。那是在叫隔壁禪房的靈隱寺住持,無上住持。但聽得住持開了門,叫門的僧人急忙忙說了幾句話,律航法師隔扇門豎著耳聽,聽不太清是什麼內容,但這絕對不是起板早課該有的焦躁語感。不一會,慈航法師也開了門,門外又是一陣嘟嘟嚷嚷。

直到——寮房的長廊傳來布履拖娑與皮鞋雜沓,間有幾聲焦煩人語,細細碎碎,然後是一個男人對住持講話,那聲音大得,連透著門板都讓人無法忽略。「我們接獲消息,有人利用這裡當掩護,為匪區作諜報工作,請住持把所有人都集合到大殿來,這間寺院必須暫時封鎖,我們要展開全面搜查。」

律航法師開了門,正巧看見帶頭穿著卡其制服那位講話的警察,以一種言詞威厲,但又不失禮節的語氣,請無上住持和慈航法師配合他們的調查。無上住持還不明究理,正想找律航法師解危,而那位警察看見律航法師走出房門,倒是頗溫和地點頭致意後,才娓娓地說:「喔,是律航法師。還請律航法師多多配合,到大殿去,一起接受我們的調查吧。」

「調查?」「說是有人在寺裡搞諜報工作。」「諜報工作。這可不能亂說啊。寺裡的都是僧人,哪有本事去弄什麼諜報的情資呢。」「我們接到的消息就是這樣,我們奉命辦事,請不要抵抗。」

律航法師解釋道:「這,僧團的作息都是固定的,寺門的開放也都有規定,誰能亂走出去,給敵人通風報信呢。如果真的有,我們一定會知道的啊。這一定是哪裡搞錯了吧。」「總之,請法師移動尊駕吧。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上頭的意思。」面對律航法師的質疑,那帶頭的警察雖然執意要帶大家走,但對律航法師的態度卻是又更軟了些,這是有原因的。

律航法師畢竟還是那個防空部的司令,蔣委員長的老同窗。眼下這個來抓人的警察,連律航法師底下的一個小傳令兵都比不過的。律航法師俗姓黃,名臚初,光緒13年生,參加過舊科舉的府試,念過師範學院,民國以後棄文從武,舉凡北伐、剿匪、抗日,他都無役不與。以他這足月沙彌,卻能夠住在住持的方丈隔壁,賴的畢竟還是他的俗家身分。

各地寺院佛學會之所以紛紛來信,禮請慈航法師協助佛教會與佛學院的建立,慕的當然是他的名聲。而慈航法師和無上住持特別器重律航法師,則是惦念著他有這樣的黨國背景。這些互相拉攀關係的事情,師父們不說,不管慈航或律航,法師們自己都清楚得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