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鸡飞狗跳”,家长和孩子“手机争夺战”如何平息
有一次去餐馆吃饭,常常看到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妈妈和另一位女士就餐,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两人聊天,和孩孩子刚坐上餐椅,手机妈妈就给了他一部手机,争夺战何播放动画片让孩子看。平息 整顿饭孩子都非常安静地看手机,鸡飞狗跳等到妈妈聊完天,常常让孩子吃饭,家长孩子却无动于衷。和孩妈妈无奈,手机只能抢走手机,争夺战何换来的平息却是孩子在餐馆里大哭。 众目睽睽之下,鸡飞狗跳这位妈妈只好急急忙忙结账打包,抱着孩子离开了。 像这样的“手机争夺战”,在餐馆、公园、医院、高铁等公共场所都经常会遇到。一部手机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恰恰也是一部手机,搞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鸡飞狗跳”。 未成年人手机上网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一直保持在90%左右。 00后和10后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路成长,他们对于网络科技的熟悉程度和依赖性,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但这种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00后和10后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网络成瘾等挑战。他们中的一些人过于依赖网络,导致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疏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近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等机构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儿童每天“盯”屏幕超一小时,心理健康风险会大增。 刚刚过去的寒假,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加上在家无聊,很多孩子就会通过刷手机消磨时间,然而,家长给出去的手机,再想要回来,却真的是一件困难事。 无奈的家长只能抢手机、夺手机,甚至摔手机、藏手机,但已被网络迷住的孩子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就有了家长与孩子的争夺“大战”。 有网友总结了家长与孩子“手机争夺战”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家长没收手机,孩子向家长示威,不吃不玩地“摆烂”几天。 第二阶段,孩子开始找各种借口使用手机,比如打卡、交作业。家长不可能随时盯着,慢慢地,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从打卡变成聊天,进而玩游戏。 第三阶段,孩子把前一天的“胜利果实”当成第二天的“谈判筹码”,比如昨天玩了两小时,那今天会要求至少两小时,游戏时间越来越长。 第四阶段,家长一生气说“我再也不管你了”,孩子乐得接受,大玩特玩,很快失控,不写作业,晚上熬夜玩。然后就又回到第一阶段,家长收手机。 其实,让孩子不再迷恋手机,家长没收手机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家长自己作出改变。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自己对互联网存在依赖心理,家长网络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得到重视。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要想让孩子不迷恋手机,家长首先要克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尽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让自己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 同时,家长还要给孩子设立规则,比如,周一到周五,规定孩子每天可以看一个小时手机,周末可以最多看3个小时,并严格按照规则执行。 还可以进一步规定,不要在家里的3个地方玩手机:一是不要在床上玩手机,躺着玩手机影响视力和睡眠;二是不要在饭桌上玩手机,吃饭玩手机不利于家人之间交流和沟通,也会影响消化;三是不要在厕所玩手机,会有很多细菌,而且浪费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找到手机的“替代品”。其实孩子迷恋手机就是因为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好玩的东西。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哪怕是一起看漫画书、一起哈哈大笑,也可以带孩子走出家门,陪孩子户外运动、做游戏。对孩子来说,比手机更“好玩”的,就是陪孩子一起运动、游戏的家长,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宜疏不宜堵,抢夺和没收手机的行为,都是因噎废食。家长能做的就是做好榜样引领,设定规则并坚决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发生“手机争夺战”,与孩子一起,正确地与手机共处。 李华锡常常“鸡飞狗跳”,鸡飞狗跳家长和孩子“手机争夺战”如何平息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3-01 08:49:5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海淀:开展汽车零配件专项检查
- 在榕就业创业台胞公租房申请再启动
- 台湾国学教授定居合肥十年: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生活充实
- (台青话融合)台青谢铭璟:搭上大陆快速发展“列车” 想做百年老店
- 李白的多重面孔:一轮夜空悬,千片秋江月
- 跨境电商“云”集训 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结业
- 厦门举办台湾人才对接会 详解惠台政策
- 川台青年在川研习创新创业:考察机遇 携手并进
- 台湾旅行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萧博仁:“压榨到工作权,我们就要努力争取”
- 台商“登陆”东方大港逐梦20余年: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 台青吴森胜:大陆市场机遇无限,创业青年会被推着往前走
- 台湾“老中医”的大陆行医记
- 未来 芦山至成都可以不再绕雨城
- 江苏出台条例鼓励台湾地区青年前来学习和就业创业
- (台青话融合)台青殷伊玲的文创时光:让中华文化宝藏走进万千百姓家
- 台胞“登陆”浙江打拼20余年 感谢人生转弯路口相助的人
- 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青岛开赛
- 上海:两岸青创大赛再发“征集令”
- “这是一座能够实现梦想的城市”
- “85后”台青在大陆:出租车是了解城市的“窗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