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緩慢,近三成年輕人一年內離職,還辦慶祝派對

(中央社)中國緩慢步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陰霾之際,中國職還祝派經濟和社會面臨諸多衝擊,疫後20多歲年輕人近期掀起「離職派對」風 ,經濟近成紛紛以低薪、復甦筋疲力盡等理由辭去工作。緩慢這股離職潮恐加劇中國經濟難題。年輕內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人年今年以來,辦慶中國社群媒體已出現數以百計的中國職還祝派「離職派對」貼文。

中國年輕人慶祝離職:受夠爛工作

今年5月辭去銀行工作的疫後小梁(化名)即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原本在中國浙江省工作,經濟近成離職那天,復甦朋友幫他辦了一場派對,緩慢敲鑼打鼓彷彿像一場傳統婚禮般熱鬧。年輕內離

小梁的人年朋友們也離職不久,他們在他胸前別上一朵花,上面的布條寫著「我們受夠這份爛工作了」。

據官方統計,中國今年6月的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升至21.3%,在中國經濟前景低迷、青年失業率創新高之際,慶祝辭去銀行的工作看似有點奇怪。不過,27歲的小梁離開銀行工作後一邊從事內容創作,一邊經營咖啡廳。他直言,現在比較快樂。

小梁向《CNN》表示,之前在銀行公關部門工作,「陷入機械化模式,重複相同工作,消耗好多精力」,而且創意點子經常被駁回,然後就消失殆盡。

中國求職平台脈脈指出,1554名來自各領域的受雇者於2022年1月至10月期間受訪,其中28%在當年離職;有意辭職但還沒辭的人數則多了一倍。

職場競爭過激烈,出社會後理想破滅

中國年輕人經歷激烈升學和企業升遷競爭,面對過勞的現實,許多人不免感到理想破滅。專家分析,這股離職潮可能加劇中國經濟難題,生育率下降再加上勞動人口減少恐為經濟成長帶來問題。

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錢楠筠認為,中國以外的西方人無法理解在中國為人子女有多麼辛苦,「年輕人正面臨因辛勤工作而產生的失望、疲倦及不滿」。

這些年輕人成長的階段正值中國經濟全速成長、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代。受到中國過去一胎化政策的影響,年輕人大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對其寄予厚望。錢楠筠分析,他們從小常聽到犧牲奉獻就能換取財富,但他們現在卻面臨薪資停滯、工作負荷大、經濟低迷的環境,讓他們「完全累壞了」。

另有專家分析,年輕人理想破滅也跟他們具備的教育程度和技能,與實際工作機會間存在落差有關。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姚璐(Yao Lu,音譯)在研究中發現,許多人都是大材小用,他們的學歷和技能遠超過目前職位所需。

報導指出,許多離職的年輕人尚未完全離開勞動市場。接受《CNN》訪問或在網路分享離職經驗的人,都換了職位或轉換跑道。目前還不清楚這波離職潮會持續多久。

「在我這個年紀,還可以想辭職就辭職」,小梁坦言,「但是也許一兩年後,還是必須沮喪地重回職場吧」。

新聞來源

  • 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緩慢 年輕人掀「離職派對」風(中央社)

延伸閱讀

  • 中國4月青年失業率20.4%創新高,學者:疫情衝擊、官方監管措施惡化就業環境
  • 中國失業青年賣飯糰,整天只賺22元痛哭;北京、上海、蘭州鼓勵擺攤,「地攤經濟」取得正當性
  • 中國「四不青年」益增: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捲躺潤獻」引發熱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