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法律扶贫保民生
田家庵区将法律服务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庵区牢固树立“矛盾化解在基层、法律扶贫工作开展在一线”思路,保民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四个一”行动,庵区切实让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惠及广大困难群众。法律扶贫 主动对接,保民建立“一个法律援助档案”。庵区积极与区农林、法律扶贫民政、保民残联、庵区计生、法律扶贫妇联等部门对接,保民为曹庵镇、庵区史院乡2263名农村低保户、法律扶贫五保户、保民残疾人、因病因灾返贫户、计生困难户、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人员分类建立法律援助档案,摸清法律援助需求状况,制定法律援助清单,精准掌握扶贫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为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打下基础。 精准宣传,争做“一个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区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村法律援助站点作用,提高法律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送法进乡村、做法律明白人”活动,每年在乡镇、村开展2次以上的法治讲座,通过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标语、入户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农村法律实用宣传单,现场讲解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范围、形式和程序,提升贫困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依法维权意识。 超前防控,树立“矛盾化解在一线”思维。针对当前贫困乡镇、村在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一线中遇到的各类法律纠纷,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法律顾问值班制度,为贫困乡镇、村和贫困户在扶贫项目实施、征地拆迁、经济合同、宅基地纠纷、交通事故、医疗赔偿、务工报酬、假冒农资等事项提供法律依据与意见,有效防控法律风险,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脱贫致富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优先援助,打通法律扶贫“最后一公里”。在贫困乡镇、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站点,建立贫困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发放法律援助绿卡,对建档立卡的各类贫困人群不再审查经济状况,凭相关证件和有效证明优先受理。开展增值法律服务,实行预约服务、主动上门,同时对贫困群众需要办理公证、司法鉴定业务的,帮助享受减免缓政策,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去年以来,该区共深入贫困乡镇、村开展法律宣传15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20余人次,出具各类法律意见21条,办理城乡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79件。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 晖 孔宪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全国“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在西安启动
- 商务部公布《202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
- 关于拟注销厦门珂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福建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公示
- ISO/TC321专家智库面向全球招募研究专家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印发
- 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
- 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
- 中国男子冰球队与小球员“混编”对抗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注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公告(2022年第八批)
- 图解《“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 海关总署关于电子烟征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102号)
- 台湾旅行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萧博仁:“压榨到工作权,我们就要努力争取”
- 民政部门依法处置的部分涉产品质量主题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推荐工作的通知
-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公告
- 评论:“讲排场”“搞内卷”违背了校运会的初心
-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调查样本企业的公告
- 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39号(关于公布港澳CEPA项下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转版清单的公告)
- 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审理丨《商标审查审理指南》重点问题一问一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