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反科目三?禁抖音?寧夏夜市舞蹈比賽真正的警訊,其實不是統戰

近日,反科寧夏夜市舉拜了「科目三」舞蹈比賽,目禁引起不少社會人士反彈與討論。抖音這應該會是寧夏台灣發展史上一個頗為關鍵的引爆點,代表著「當代中國文化入侵」這個議題,夜市不再是舞蹈只限於年輕人、教育界和網路次文化中,比賽而是真正正式登上主流議題的檯面。

有些人認為,統戰寧夏商圈是反科台灣的夜市,不從自家流行文化中找哏,目禁而去辦中國流行的抖音科目三舞蹈,實在是寧夏本末倒置。然而站在台灣的夜市發展史上,這一切發展其實是舞蹈非常合理的。

請注意我的用詞,我並不是認同這發展,而是認為它合理。

我曾經去中國大陸實習、工作、創業,從十七歲就開始常跑對岸,直到COVID-19疫情前才停止活動,目睹了自兩岸開放以來,台灣流行文化在對岸的興衰。「你講話的聲音很好聽。」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意夥伴們都這樣告訴我,曾以為是因為受過演說和廣播的訓練,共鳴、音質、咬字都不錯,但實際上他們的意思是:你講話很像台灣偶像劇裡的人。

台劇、台灣音樂、台灣人,曾是中國一代人的憧憬對象,而這份憧憬也隨著台灣流行文化和經濟地位的全面衰落而止於中國80後到90初的這一代,再往後,地位就逐漸反轉了。

今天的抖音、小紅書被年輕一代廣泛使用,而台灣青年有不少因陸劇產生嚮往(像我看了《去有風的地方》一整個很想移居雲南),你說這些文化輸入是統戰嗎?我相信它會為統戰提供助力,中國也是這樣相信的,只是他們很清楚他們根本不需要做什麼陰謀操作,只需要搞好自家產業,那麼他們想要的事就會自然發生。

當初台灣拍攝《流星花園》,捧紅周杰倫、蔡依林時,也不是以「從敵後培養一代反共義士」為方針吧?強勢流行文化的入侵,本來就是世界共同現象,當然我們必須顧慮其影響並制訂對策,然而我們第一反應所做的:禁止、排斥、宣導,卻是最愚蠢的方式。

網路迷因現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