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2的检测研究进展

维生素B12是食品生素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添加在许多营养强化食品、剂维检测进展保健品中,研究维生素B12被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生素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添加近年来出现了多样化的剂维检测进展维生素B12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相比较而言,食品生素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最佳。添加

一、剂维检测进展维生素B12与人体健康

维生素B12是研究一类含有类似氰钻氨素维生素活性物质的总称,又称氰钴氨素,食品生素是添加目前已经发现结构最大、最复杂,剂维检测进展且唯一含有金属离子的水溶性维生素分子。维生素B12在人体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只有100-300μg/mL,普通成人每天的摄入量也只需要3μg。

维生素B12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处于正常的造血状态,防止恶性贫血造成大脑神经受到破坏,以维护神经系统健康。它还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脱氧核酸剂蛋白质的合成,可有效预防恶性贫血、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疾病。

二、维生素B12的检测方法

微生物法。微生物法就是利用莱士曼氏乳酸杆菌对维生素B12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在含有除了维生素B12以外的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添加标准曲线工作液以及未知液,并通过测定添加了标准曲线工作液以及未知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生长产生的透光率来确定未知液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国标GB5413.14-20100就是运用微生物法检测婴幼儿食品及乳品中的维生素B12。虽然微生物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于长期稳定、大批量的试样测定分析,但是此方法步骤繁琐、耗费时间长,并且成本也不低。当样品含有维生素B12类似物时会使结果偏高,另外当待测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时,测定结果也会出现错误或偏低。

试剂盒微生物法。试剂盒微生物法是对传统微生物法的优化改进,是利用成品的维生素B12试剂盒,使用酶标仪测定浑浊度,并根据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获得未知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这个方法检测准确率高,标准参考样品的回收率可达95%一105%,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实用性强。但是微生物法费用昂贵,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然通常需要仪器分析法进一步验证。

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B12,首先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富集,再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利用μV检测器或PDA检测器进行检测。对于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的食品,需要沉淀蛋白,或者用蛋白酶、淀粉酶水解蛋白和淀粉,处理起来容易破坏维生素B12,使样品回收率降低。其中沉淀蛋白的方法有三氯甲烷、三氯乙酸、乙腈、等电点沉淀蛋白等方法,另外对于基质复杂的食品,检测结果容易被其他物质干扰,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并且仪器检出限比较高,不能用于食品中的微量或痕量维生素B12的定量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似,不同点是仪器检测器是质谱仪,通过分离不同质荷比,检测维生素B12的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准确,不容易受其他物质干扰,缺点是检验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的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定氰钴氨素中钴的含量,来确定维生素B12的含量,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有效分离,检测结果较同样容易受到样品中无机钴元素的影响而造成测定结果比实际值高。

另外还有紫外可见光分光度法,其只适用比较简单的样品,不能用于食品中的微量或痕量维生B12的测定。表面等离子共振(sμ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技术,虽然前处理简单,同时也缩短了测量时间,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测量方法,但前处理中需要剧毒物氰化物来释放本底,既难采购又十分危险。

通过对比各种仪器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发现,液相色谱质谱法无论在定性方面还是定量方面,都具备优势。但它也不是十分完美,在国家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对于这种成本较高的方法应用得还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食品检测中。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维生素B12添加剂脱氧核酸三氯甲烷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