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父子山城情怀:“台湾味”邂逅“麻辣胃”
中新社重庆10月26日电 题:台商父子山城情怀:“台湾味”邂逅“麻辣胃” 作者 梁钦卿 一碗热气腾腾的台湾味白米饭,浇上一层琥珀色的台商五花肉丁,再配上半个卤蛋,父山淋一点金兰酱油……26日,城情位于重庆江北区的怀邂逅麻“水石间”茶艺馆里,已70岁高龄的辣胃台北人刘杰生仍亲自下厨,为顾客做着香气四溢的台湾味卤肉饭,儿子刘和鑫也在店里忙前忙后。台商 这一份卤肉饭,父山刘杰生父子在重庆已做了十多年。城情2010年时,怀邂逅麻刚到重庆的辣胃刘杰生致力引入纯正的“台湾味”,然而台湾饮食口味偏清淡,台湾味重庆人则有一个“麻辣胃”,台商最开始做出的父山卤肉饭并不太受欢迎,店里时常门可罗雀。 为了适应重庆人的口味,刘杰生思索着如何对卤肉饭进行创新,才能吸引更多食客。 思虑良久,他想到自己小时候母亲常做扬州菜吃,于是在卤肉饭中加入扬州菜技巧,更讲究炖、焖和慢工细做。砂锅里的五花肉起码得焖三个小时,直至熬出其中胶质,充满扬州菜风味的台式卤肉饭在重庆可谓独一份儿,拥趸渐多。 “做饭跟做人一样,要把心思放在里面,火候要掌握好,不能急也不能慢。”刘杰生说。 就这样,他的茶艺馆在重庆吸引不少回头客。“肉质酥软化渣,搅匀米饭和卤肉,就能享受醇香爽口的美味。”“喜欢这里的卤肉饭很多年,就像一位老朋友,虽不常去,但想起便觉温暖。”……台湾味与人情味,充盈在客来客往之间。 以餐馆为中心,刘杰生父子慢慢在重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饭友慢慢都变成了好友”。 生意人丁健华是店里的老主顾,每次来这里都会点上一份热腾腾的卤肉饭。他说,刘老先生爱好收藏,店里有不少老物件,像个小“博物馆”,每次来吃饭还能学到不少知识。“每逢节日,刘老还会亲手做些台湾口味的凤梨酥、月饼等糕点送给我们。” 谈到来大陆工作的缘起,刘杰生说,过去常读余光中的《乡愁》,每每念及“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都会想起父亲生前要叶落归根的愿望。2004年,他走上这条“寻根”路,将父亲的骨灰带回祖籍湖北安葬。他认为,魂归故里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因为这场“寻根”之旅,刘杰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极速发展的大陆,萌生了想在此生活的念头。 至于为何选择来到重庆,他告诉记者,这里很有立体感,“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赛博朋克的未来科技感,“更重要的是,人情味十足”。 从了解到留下,再到融入山城生活,刘杰生说自己是从海滨城市一路“向山而行”,“从简单到复杂是前半生的阅历,从复杂到简单是后半生的修行”,重庆会是他今后的生活归宿。 儿子刘和鑫作为一名“台二代”,几年前娶了一位重庆妻子并在此安家生活,现在女儿已经一岁多。 刘和鑫坦言,随着两岸民间来往频繁,大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惠台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台二代”继承父辈衣钵,在各领域崭露头角。“等我女儿长大了,如果喜欢这份卤肉饭的手艺,我也会传给她,传承好这独一份的‘台湾味’。”(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滁味年货大集”在南京火热开市_
-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将改造提升为三级航道
- 山东青岛一对情侣带着蟑螂吃“霸王餐”被警方揭穿
- 「新品推荐」甲醇挥发性有机物全新上市,欢迎选购!
- 周末同频丨又是一年3•15,从钟薛高说到大樱桃
- PLG/林書豪再颳起「林來瘋」 鋼鐵人單日賺破500萬
- 魅力张家口迎来冬奥时刻——这个赛区将产生数量最多的金牌
- 美官員:間諜氣球能監控通信訊號 暗示祭制裁
- EDTA滴定法测定萤石中氟化钙(三)
- 忽有龐然大物! 日月潭驚現「巨無霸大頭鰱」
- 2015年高考加分现状调查—新闻—科学网
- 在泉务工人员专属福利来啦 最高可领200元交通补贴
- “常回家看看” 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
- 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像了?一位生态学教授眼中的“大树进城”
- 面对灾难 坚强不哭 家园新生 展颜欢笑
- 美國得州小學槍擊案槍手和遇難者身份已全部確認
- 花园街社区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助力科学防灾_
-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 泉州市创新举措推进宗教工作 织好一张“网”管理无缝隙
- 大学教师的挣扎:严格还是放水—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