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国产“翼龙”系列无人机:谱系化发展 与世界强国同台竞技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崔爽

时而化云为雨、翼龙大降甘霖,国产时而变身空中通信基站,系列系化时而化作勇斗台风的无人“追风者”,时而成为万米高空上的机谱竞技“天眼”……

一机多用,百变全能。发展来自无人机“国家队”——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的世界“翼龙”无人机,是强国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大胆突破核心技术,同台自行研制的翼龙系列化、中空长航时、国产多用途无人机。系列系化凭借优异性能和实战表现,无人已融入我国气象、机谱竞技应急保障体系,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广受赞誉,尽展大国之翼。

目前,“翼龙”无人机已实现谱系化和系列化发展,包括翼龙-1系列、翼龙-2系列、翼龙-10系列等,民用产品主要包括海燕I型、海燕II型、翼龙-2H气象型、翼龙-2H应急救灾型等无人机。

翼龙-2无人机。

突破了复杂气象、复杂地理条件等的限制,攻克了无人机防除冰系统关键技术。

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

在气象观测领域,海燕I型无人机、海燕II型无人机分别基于翼龙-10和翼龙-2无人机完成适应性改进,具备了同时搭载多型气象探测载荷,执行高空多维度、多要素机动气象观测、实时回传探测数据任务的能力。2023年,海燕I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苏拉”“海葵”等多台风背景下台风机动观测作业,为研判台风发展路径和强度作出重要支撑;海燕两型无人机已成功开展成都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为大运会添上一抹“航空蓝”。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出动赴地震灾区执行应急救灾任务。

在应急救灾领域,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已连续三年参与“应急使命”等实战化演习,并已多次经历极端条件下的应急救援实战考验,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洪灾、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2023年福建省台风“杜苏芮”以及甘肃地震期间,执行多架次应急保障飞行,完成灾情现场侦察、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充分发挥其优势特点,在跨空域、跨昼夜、复杂地形、强风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多场景下搭建应急通信“生命线”,探明了多处受灾点和坍塌处,为救灾现场高效指挥调度提供强力保障。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

十余年来,“翼龙”系列无人机实现了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创新发展之路,在这一领域树立了“中国智造”品牌,实现与世界强国同台竞技。

(文中图片均来自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