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身為幼兒特教專家,在得知孩子是特殊兒的那一剎那,我的世界崩解得比誰都快

文:鄭思方

Right Plus 多多益善開啟「經驗者專欄」,身為殊兒藉由陪伴各種經驗者回望過往、幼兒書寫經驗,特教期盼每個經驗者都能在不被代言、得知的那的世都快不由人詮釋的孩特狀況下,能擴大自己的剎那聲音、傳遞真實的界崩解感受,也讓讀者,比誰包括有類似經歷的身為殊兒人們,能彼此理解。幼兒

這些經驗者專欄包括由兒少撰寫的特教「12+ 的聲音」、身障者撰寫的得知的那的世都快「左邊女孩專欄」、「厭世少女/飛出天使的孩特禁錮」,以及精障者撰寫的剎那「李昀/遺失名字的人」。

本篇由「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天使心」) 服務的界崩解一名「愛奇兒」(身心障礙兒)母親所寫,她同時也是一位特殊教育專家,細細回顧自己生養愛奇兒的歷程。

天使心2006年創辦,是全台第一個專門協助愛奇兒家長和手足的社福團體。我們期待,這樣的書寫能為這些辛苦的家庭帶來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我的孩子叫豆豆,今年九歲,是我們家的第二個寶貝。豆豆出生那天,我發現他的皮膚顏色不太對,但是看了婦產科後,醫生說再觀察看看。第二天一早,我接到嬰兒房的電話,說我的孩子經過檢查後發現血氧濃度過低,需要轉送有兒童加護病房的大醫院。

我先生那時候在家照顧大寶,他急忙趕到醫院,陪著在保溫箱裡吸著氧氣的豆豆,然後一起坐上他人生第一次的救護車。而我因為生產完不到24小時,只能在醫院乾著急、等待。

經過了一連串的檢查,醫師發現豆豆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病有很多種,豆豆得到的叫「法洛氏四重症」,簡單說,就是一顆心臟同時發生四種症狀。

醫師說,可以等我們把豆豆養大、養重一點,再開刀改善他的心臟問題。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這一路下來,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原來要把孩子好好養大真是不容易。又過了幾天,我先生拿了一份報告回來,他不知道如何跟我開口,因為豆豆除了心臟病,基因檢測報告還指出豆豆患有唐氏症。

我在美國念的學科是幼兒特殊教育,即便如此,在我知道孩子有心臟病和唐氏症的時候,我真真切切脫離了專業背景,狠狠的哭了。

朋友安慰我說:「妳就是念這個科目的,怎麼會不能接受?」其實就是因為我看過太多特殊需求的孩子,我清楚知道,這條路上我的孩子會面對的是什麼,更知道孩子未來的每一步,都要靠辛苦的復健換來。

後來,我的孩子住在加護病房多久,我就哭了多久。在經歷一連串加護病房對父母的考核後(包含習得急救能力、操作氧氣機器、判讀血氧數據、餵食藥物、學習鼻胃管餵食方式等),我們終於抱著豆豆回家了。

別再跟我說加油

當家裡有了新生兒,新手父母往往手忙腳亂,需要許多的磨合,也需要分配工作。而若家裡的孩子有特殊需求,父母更是辛苦。由於豆豆的照顧方式相當複雜,所以我需要放下工作自己照顧他,家庭經濟的重擔也就壓在我先生上。

我要強調,我的家庭很有愛,因為很多家庭不是如此。我的公婆從來沒有責備過我一句話(至少在我面前不會說),反而我的母親問過我很多問題,讓我不敢再接她的電話,因為她的關心對我造成許多精神上的壓力。

我的家人們都很愛這個小孩,先生跟我是戰友,平時我們住在苗栗,只要我在台北陪豆豆住院,他就要負責接送豆豆的哥哥上下學,也要顧及對豆豆哥哥和我的情感支持。

夫妻關係非常容易在這個時候被打敗,太多的狀況,會讓有特殊兒的家庭身心壓力過大。我的特殊教育工作經驗中,碰過很多婚姻因為特殊兒破碎的案例。原因很多,比如長輩的不理解或是責怪、照顧壓力導致夫妻關係緊繃,還有經濟因素等。

shutterstock_1936632565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記得有一陣子,我最怕聽到別人跟我說「加油」,因為在用盡力氣照顧豆豆時,我連睡都睡不飽,已身心無力,連聽到「加油」都會害怕。豆豆出生頭2年常常住醫院,我很怕讓娘家長輩或是朋友知道,因為其實旁人什麼都做不了,我也怕我無法好好回應別人的安慰,所以我們夫妻都盡量自己扛著。

同時,我很感謝公婆,豆豆每次要上台北住院(我已經被訓練到知道哪些發病狀況會被收住院),公公就會帶好臉盆、拖鞋等住院用品在醫院跟我會合。

公公每天也會來醫院幫我陪孩子一段時間,並且鼓勵我外出走走,不要24小時都在醫院裡。他話不多,但他和婆婆用行動讓我知道,他們很愛這個孩子。

越大越艱難,最不需要正義魔人

懷孕時,我當然有做唐氏症基因檢測,但在醫學限制下,不論是心臟病還是唐氏症,總會有漏網之魚。我的工作經歷中,曾遇過許多產檢時都正常,但是出生後有特殊狀況的孩子。而且就算診斷的病名一樣,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也有所差異。

養育豆豆的過程中,我們已經被問過太多太多次,即便是專業護理人員也會問:「怎麼產檢沒有檢查出來?」因為我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這種時候通常還能冷靜下來,幫對方做衛教。

但是,我知道有很多媽媽或是長輩,會因為這樣而不敢帶孩子出門,不是不愛孩子,不是不接受自己的孩子,而是路人的「好奇」或「正義魔人」令人不堪其擾。

家庭和周遭鄰居對這個孩子的看法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很多行為在小小孩時期都可以被原諒,例如吐口水或打人,但是當他越長越大,跟別人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如果到8-10歲還是會吐口水跟打人,是不會被原諒的。

那要怎麼讓孩子融入群體之中?會不會因為怕外在的看法就不出門了?

豆豆去公園玩時,同年齡的孩子不會像大人一樣有耐心等他講話,常常就跑掉了。他也許學習能力跟不上別人,但也會清楚看得出,對於別人不跟他玩感到難過。

我也得一次又一次教他不能做危險動作,還有和別人保持合適的社交禮儀。只要帶他出門,我的眼睛就得緊盯著他,適時介入教學、當他和其他人的「翻譯官」。

隨著他年齡增長,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外在環境給予父母的教養壓力其實很大,也很不容易承擔。

能聚在一起,就不要孤單自己走

豆豆出生就有先天性心臟病,很多先天性的狀況,都會有相應的醫療需求。我深深體會到住在台灣真的很好,因為有健保制度,醫療費用相對便宜,而且教學型醫院醫療技術都很好。

不過,還是有非常多自費項目、自費藥物,我們每次上台北看醫生的交通費、停車費用也很驚人。而且通常家裡孩子有特殊需求,就會少了一個家長的收入。像我就只能全職照顧豆豆,他三不五時就要住院,沒在醫院的日子也每天都要去復健,一般的保母不會願意帶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