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的暑期乐园

  假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青少期乐最快乐的日子。这个假期,家青雅安的少年孩子们过得怎样?

  “青少年之家”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在青少年的青少期乐暑期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家青为了关爱青少年的少年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快乐成长,青少期乐许多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与各级团委一起成立了“青少年之家”,家青“青少年之家”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在我市各区县。少年

  场景一:芦山县体育馆板房安置小区

  关键词:青少年的青少期乐兴趣课堂

  8月上旬的一天,杨莹被爸爸送到了芦山县体育馆板房安置小区门口,家青杨莹走向位于小区里面的少年“青少年之家”,这个暑期里她的青少期乐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姐姐,家青我来了。少年”杨莹向青少年之家的志愿者程锦打招呼。

  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来了很多小朋友,大家蹲坐在地板上,有的玩积木,有的玩玩具,有的完折纸游戏……杨莹快速脱掉鞋子,和小朋友们玩了起来。

  墙壁上是一个书柜,上面放着儿童读物和玩具,还有孩子们折纸和绘画的成果,房间里还有一台电视机,正在放动画片,电视机旁边的角落里用帘子隔着一个小小的空间,放着两条凳子和一张小桌子,是专门为孩子们做心里抚慰用的。

  正在陪孩子们玩儿的除了程锦还有另外两位志愿者,他们都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门对地震中心理创伤的青少年作心理抚慰和干预。

  “大部分地震中心理受创的孩子是不愿意直接给你讲的,所以我们通过活动、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参与进来,在活动中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

  程锦介绍说:“这些小朋友虽然都住在附近,但彼此也有不认识的,我们主要是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同时也会进行一些道德和文明的教育。”

  11岁的李佳和小伙伴们玩着积木,腼腆文静的她认为“青少年之家”是暑期生活的乐园,“我就住在旁边,每天都会来,这里很好玩,每天早上老师都会教我们跳舞,还要学英语、画画、折纸,我喜欢折纸。”

  场景二:芦山县电影院板房安置小区

  关键词:社区文化活动课堂

  和往常一样,7岁的周洁宇拿着暑假作业来到小区内的青少年之家,看书、做作业,有什么不懂的,志愿者会对他进行辅导。

  芦山县电影院内的青少年之家,布置简单大方,没有玩具没有图书,但是多了许多体育用品,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

  这就是这个青少年之家的特色,是社区文化活动课堂。志愿者张雪说:“平时我们都是帮小朋友辅导功课,早晨和晚上会组织附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陪老人下棋、聊天,教阿姨们跳舞。”

  傍晚,吃过晚饭,居民们陆续来到青少年之家外的坝子里。不一会,志愿者们带着音响设备和体育用品出来,居民们有的打球,有的下棋,张雪则组织大家跳起了坝坝舞。

  “有了青少年之家,我们的活动也变得丰富起来,这不仅仅是青少年的家园,也是我们的文化活动家园。”跳舞的陈阿姨说道。

  “一、二、三、四”,另一边,一名志愿者正在组织社区孩子们跳绳,孩子们兴趣十足地和老师跳绳,笑声回荡在夜幕下。

  场景三:市区老中医院门诊部

  关键词:学习玩乐好去处

  八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位于市区老中医院的青少年活动空间,许多小朋友坐在一起听课。这是一堂特殊的课,因为老师是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小朋友。

  “现在我们学习怎样把字体放大,大家仔细看,注意纪律!”小老师赵心宇讲起课来有模有样。

  青少年活动空间的志愿者李凤莲介绍,这是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的“网上冲浪”活动,把愿意学习的小朋友组织起来,选择小朋友当老师,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学习上网,学会从网上获取知识,尝试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

  赵心宇说:“我每天都会过来这里玩,老师教我,然后我来教他们。”赵心宇指着胸前的徽章说,他也是名志愿者。

  另一个房间里,还有些家长正在陪孩子画画、玩积木。李奶奶每天都会带孙女过来,“暑假小朋友就是应该耍,这里有很多小朋友,大家一起玩、一起学习很好。”

  青少年活动空间的志愿者介绍,自从活动空间开展后,每天都会有很多小朋友来,有的小朋友每天都会按时来报到。

  “我们每天都会组织不同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小朋友在学习、交友、兴趣等方面都有发展。”李凤莲说。 记者 王敏子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