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推西南小城乡村振兴
新鲜洋芋卖了1000多斤、数字笋干卖了700多斤、技术葛根干卖了800多斤……从直播间下播后,助推振兴王启红粗略查看了一下后台数据,西南小城乡村觉得成绩不错。数字 “攒的技术货都卖光了。”王启红笑着说,助推振兴手机直播带货就是西南小城乡村快,只需有序放出产品链接,数字同时准确介绍产品的技术生产方式、生长环境等信息,助推振兴消费者就会主动做出选择,西南小城乡村方便、数字快速、技术有效。助推振兴 “90后”王启红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两汪乡两汪村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土特产“买卖”。2017年接触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带货后,她和家庭团队帮助本村及周边村民陆续卖出折耳根、笋子、灵芝、葛根、辣椒等大批土特产,带动数百户农户增收。 榕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民族文化丰富、土特产品类多样。 近年来,榕江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吸引、挖掘和培育像王启红一样的榕江籍青年为主的传播人才,改走由数字技术变革驱动的新媒体道路,致力于带货出山、引客入山,助推乡村振兴。 榕江县新媒体专班副主任金忠诚介绍,2021年以来,榕江通过引进多家新媒体公司,开展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和直播带货陪跑陪练,已挖掘和培育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超2200个,带动80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走上直播带货道路后,我才逐步感受到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榕江县挖掘和培育的直播团队之一、定威水族乡定旦村致富带头人杨云表示,近年来,她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榕江的数十万斤春笋、核桃、西瓜、脐橙等土特产“带出”大山,带动上百名农户增收。 金忠诚介绍,榕江抢抓数字经济,利用数字技术,就是要让群众变手机为“新农具”、变数据为“新农资”、变直播为“新农活”,改变传统农业、旅游业的生产和营销方式,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在新媒体的推动下,2022年榕江全县各类产品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全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4%,增速排名贵州省第10位,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6.44%。 “今年,我们将直播带货的总销售额目标设置为突破1亿元。”“90后”榕江青年唐胜忠表示,为响应榕江发展号召而返乡创业的他,正是利用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与推销榕江的好资源、好产品。 唐胜忠及其团队于2022年3月扎根榕江平阳乡丹江村的小丹江苗寨,在短短10个月内就实现全网粉丝量破百万,帮助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的同时,为村民卖出总销售额超500万元的土特产。 “新媒体要落脚于赋能实体经济。”唐胜忠说,一年多来,他和团队先后投资建设并运营起民宿产业,并与多地种植户签订了天麻、葛根等土特产扩大种植收购协议,助力农旅产业更好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标签: (相关资料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
- 枞阳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至960元
- 枞阳县疾控中心开展血吸虫病人群病情监测
- 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出炉
- 新华网评:从孟晚舟一张令人心痛的照片说起
- 民革市委来枞开展长江(枞阳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
- 枞阳:婚宴遭遇假酒 食客举报溯源
- 体验农耕文化 迎“农民丰收节”
- 裁员、欠薪、退租,钟薛高危机缘起“烧不化”
- 胡启书调研枞阳统战工作
- 首期育儿宝典公益课程成功举办
- 枞阳:收官阶段力度不减,奋力执行破解难题
- 《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发布
- 王书华:用勤劳双手擦亮家政服务品牌
- 县安委会2022年第四次全体成员会议召开
- 枞阳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徐梦桃从未停下前进步伐
- 枞阳县真抓实干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 小机构托起普惠托育大服务
- 关爱未成年 法治进校园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