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諮商心理師:為什麼民眾寧可購買「諮商筆記」,也不願前往接受專業的諮商?

理科太太的諮商諮商諮商諮商筆記日前在Hahow平台上架後,遭受許多專業與民間的心理反對。將受過諮商的師為什麼受專經歷包裝為知識銷售,其中確實有不合理之處,民眾個人也曾經撰文章(回應理科太太:一個接受過諮商的購買人就出來開課談諮商,這樣真的筆記合適嗎?)評論此事。

但是也不願前業在檢討理科太太的同時,網路上也有一些聲音重新思考,往接如果民眾寧可願意購買諮商筆記,諮商諮商諮商而不願意前往接受專業的心理諮商呢?這背後反映了什麼諮商在台灣的現況?身為專業的一員,是師為什麼受專否諮商心理師在宣傳與介紹上仍然有改進之處呢?

諮商議題敏感而不見於外人,難以透過回饋理解諮商

除非手頭非常的民眾充裕,不然我相信這年頭大部分人在買房子的購買時候,應該都是筆記謹非常謹慎小心的吧!畢竟要住到十幾二十年,也不願前業為了買到好的房子你可能會調查建商的評價、研究房子的建材或工法,也可能會詢問鄰居對於住在這個區域的心得。但要是一間房子怎樣都查不到評價,你會敢買這間房子嗎?

諮商所面臨到的,就是這樣的困境:接受諮商的人是不太會說的。來諮商的人不管是婚姻衝突、職場壓力、或者哀傷失落,都是正在面臨到某種生命的困境,而越是深切的困境就會對於揭露有越多憂慮。就像一個人正在鬧離婚而諮商,他會願意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婚姻出狀況了嗎?不知道別人會怎麼評價他與伴侶,也害怕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即便他從諮商中得到了幫助,種種因素也不會讓他公開宣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當你想要更認識諮商並尋找好的心理師時,你很難找到「受過諮商的人分享經驗」,就算找到也很難看到當事人描述他「怎麼獲得協助」,通常能夠找到的就只有「諮商有用」之類的描述。雖然這樣的描述是正面的,但終究是心理師自己說的,而不是諮商過的人說的。就像是一間建商不斷宣傳我們房子蓋得很好,卻怎樣也找不到其他人的評價,你大概還是很難產生信任吧!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就不斷遇到有人跟我說諮商很好很棒,但是問起他們覺得諮商在做什麼時,他們卻說不太出來。這樣的正向評價其實非常的脆弱,因為他的肯定並不是基於真實的了解,更多時候是一種場面的客套話,於是就導致了弔詭的結果:

諮商好不好?好。

那你要不要諮商?不要。

缺乏對心理師的認識,難以建立直接的信任

難以了解諮商的實際內容、缺乏使用者的回饋,影響的不只是對諮商的評價,也關係到人在求助時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我們是否信任對方。

信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困擾是被好好對待的,只有求助的對象讓我們感覺足夠安心,才會敢去說出自己真實的困難,讓對方看到自己脆弱與痛苦的一面。很多時候比起有幫助,我們會更在乎他是否讓人信任,因此許多人面對到諮商的第一個抗拒就是:我要怎麼對一個不信任的人說出自己的事呢?

而這或許正是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可以熱賣的原因:他們信任的其實不是諮商,而是理科太太。不管購買的人是否能夠被稱為粉絲,他們至少一個程度上肯定與認同理科太太,而那樣的肯定讓他們願意買單。理科太太拍過那麼多的影片了,喜歡影片內容的話自不用說;就算不到喜歡,至少你看的到本人,看的到她說話,這樣的過程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

同樣的許多人會去上坊間心靈課程,也是因為比起心理諮商,這些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去建立信任的機會。也許是他們可以直接與老師互動,甚至有需要就可以直接得到老師的建議;老師的身邊也可能有著許多的學生,他們能聚在一起分享對老師的了解,也傳遞對老師的肯定。

對有需求的人而言,他能感覺「老師是親近的」,從身邊的人接收到「老師是安全的」甚至也是「有幫助的」,而這些要素的累積都能促成信任的結果,讓他們選擇將自己的困難交付他們信任的對象,即使他們並非所謂的專業人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在其文章〈被四大平台邀課卻始終開不成的臨床心理師:理科太太憑什麼開課?很簡單,因為她「有市場」〉所提到的,理科太太開課有市場,心理師有專業卻沒有,背後影響的就是民眾對老師的喜愛與信任。也許心理師的課程可以更精緻,更親民、更有系統,但民眾根本不認識這些心理師,所以心理師即使在課程上做足了宣傳,成效可能還是比不過一些名人,因為他們對名人的認識已經告訴了他們「你可以信任」。

心理師為了倫理而有不為,卻也讓宣傳綁手綁腳

不少心理師演講、寫文章、製作懶人包、經營粉專、出書,雖然說其中包含很多行銷個人的成分,卻是在試圖建立那塊缺漏的信任。當大眾可以有越多的機會去看到心理師的本人,或者看到他生產的文章或圖片,哪怕只是一篇貼文都可能讓人對他產生越多的認識,那些肯定與好感最後都可能化為安全感,成為推進民眾前往諮商的力量。

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心理師開課,理科太太卻不可以?如果我們以心理師的角度出發,開課的意義就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而是讓人產生信任並通往諮商的橋樑。課程只是一個起點,最終仍是讓人能夠認識諮商、認識心理師、進而願意向心理師求助,因此課程中如果出現一些狀況需要處理,最後也能在諮商中得到協助。

只是心理師在推廣上,因為受到倫理的限制而處處綁手綁腳。例如諮商非常強調「界限」,為了確保心理師能夠以最純粹的角度去看見當事人的狀態,倫理要求心理師要盡量減少與當事人非專業的互動(可參考筆者另外一篇文章:諮商心理師的職業倫理:只是和案主吃個飯、喝杯咖啡也不行嗎?),因此你不會有事沒事就能看到心理師在做什麼,也無法隨時想問問題就能找到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