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Q”带坏年轻人?对网络热梗不必太紧张
一个人完全可以在群组八卦聊天时随手打出“栓Q”,栓Q也可以在看到一方美景时引用诗词歌赋 “栓Q”“芭比Q了”“我不李姐”“我真的年轻会谢”……最近,这些网络热梗成了视频弹幕和社交平台中的人对热梗“常客”,年轻人用这些梗造句、网络抖包袱,不必玩梗玩得不亦乐乎。太紧然而,栓Q就像此前“绝绝子”“yyds”等词汇备受争议一样,年轻如今,人对热梗也有不少网友对这些土洋结合、网络谐音梗与无厘头齐飞的不必网络热词提出质疑。 有人指出:从什么时候开始,太紧我们很难进行一场正常、栓Q严肃的年轻对话了?当代人的语言习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甚至近来,还有人直接将矛头对准造梗人。人对热梗“栓Q”一词的发明人——“Teacher Liu(刘涛老师)”就受到了一些批评,有指责他“故意在短视频平台传播不标准口语,带坏了年轻人和小朋友”的,也有人说他是“抓住了大众审丑这个流量密码”。 在网络空间中,对语言的表达与传承有不同理解很正常,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也应该包容这种公共讨论。但不该以对他人恶语相向,甚至以网暴诋毁的方式表达不满。事实上,除了要警惕少数宣扬暴力、歧视等不良词汇外,对于很多网络热词的“杀伤力”没必要太过紧张。 对网络流行词汇与“阳春白雪”话语的掌握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一个人完全可以在群组八卦聊天时随手打出“栓Q”,也可以在看到一方美景时引用诗词歌赋。某种程度上,这样多元的语言结构反而更加立体,更具生活感和现实感。 要相信,汉语强大的自净系统会有自己吐故纳新的方式。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形成自己独立、成熟的语言审美体系。比起对流行词汇及其制造者大加批评,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人文素养,创造充满文化感的社会环境才更重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任冠青“栓Q”带坏年轻人?对网络热梗不必太紧张
编辑:汤晓雪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8-03 08:45:03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溴氰菊酯溶液标准物质:满足农药检测高标准
- 标准建立信任——2016年世界标准日祝词
- 企业产品执行被替换废止的国家推荐性标准,是否违法?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质检总局发布关于防止海地等国家霍乱输入我国的公告
- “儿童食品”三大问题:噱头大于实质、价格过高、配料不科学
- 质检总局: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好
- 如果企标中未制定食品安全的指标,相关部门是否会判定企业产品标准技术要求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质检总局拟废止2件部门规章、修改9件部门规章
- 欢聚泉州 共赴首个世遗中国年
- “轻型车国六标准”发布 2020年起分步实施
- 最高检:今年将重点围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严惩安全领域犯罪
- 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把爱揣在心间 将责任扛在肩上
- 《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
- 某产品执行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现已作废,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上海自贸试验区又一项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
- 天全联社 迈出宣传第一步 普及知识惠万家
- 中国质量新闻网获1月行业新闻网站传播力第四名
- 中消协发布“双11”提示 警惕“网购退货退款”骗局
- “国家质量基础”走出国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