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學測國綜以「文學」為特色,全中教認難度中偏易,迷因、周處除三害皆入題

(中央社)113學年度學測國文科的學測綜合能力測驗,全中教解題團隊認為難度屬「中偏易」,國綜估5標與去年相仿;選用題材方面,文學為特包括「女書」歷史、色全司法判決、中教周處火藥製造等。認難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今天邀集各縣市教師分析113學測國文科考題,度中綜合能力測驗(與作文分節施測)整體而言中間偏易,偏易閱讀材料範圍廣闊。迷因

全中教分析,除害今年第二部分混合題的皆入命題,不同於過去是學測分2大題,而以1個題組呈現「回憶」與「記憶」的國綜關聯主題,並分階段逐步呈現引文及命題,文學為特讓考生能聚焦作答。色全

解題團隊認為,上述題組隱約可見112年學測國寫第2題「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的影子,頗具延伸意味。

學測選用的文本相當多元,例如第6到8題以中國湖南江永地區發現的菱形文字女書為題材,探討如何運用特殊字體傳遞情感,以「哭嫁」引導學生思考女性在父系社會中的狀態。

第13到15題以「周處除三害」為題材,並融入迷因電影內容,讓古今周處的形象產生對照,也讓考生能夠思考古典傳說的現代意義;解題老師說,這題傳說和現代電影輝映,凸顯「古典是永遠的現代」。

國綜以文學為特色,迷因、周處除三害入題

學測今天第2節考國綜,試題以「文學」為特色且取材多元,電腦字型、迷因、電影《周處除三害》入題;混合題以回憶文學為主軸,且有別於以往,命題設計改採選擇和簡答題穿插。

113學年學科能力測驗今天舉行第2天考試,第2節考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國綜),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入闈的高中教師協助審題。審題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今年國綜文言文配分約占45%,不少試題連結跨領域文本,測驗考生的文意理解、統整能力。

試題取材方面,審題教師提到,今年試題接近現代生活與社會脈動,例如介紹電腦字型「新細明體」、「黑體字」的設計特色和應用現況,兼具知識性和親切感。

還有試題以迷因和電影《周處除三害》入題,要考生比較世說新語和電影內容的異同,測驗閱讀理解和延伸思考能力。

審題教師表示,今年試題也著重素養導向的情境式設計,除了日常生活情境,還有學術探究情境,呈現多樣的人物形象和文化風貌,例如中國湖南省江永地區的「娘樓」文化與「哭嫁」儀式等。

教育部也邀請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協助分析試題,中山女高教師李明慈指出,今年學測國綜以「文學」為特色,串聯整份考題,包含地方文學、紅樓夢等經典小說、西方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等,混合題和非選擇題則以回憶文學為主軸。

成功高中教師李仁展提到,今年多選題多以台灣為主題選取文本,也有不少跨領域題材,包括電腦字型、心理學、對照古今判決書、製作硃砂和水銀的方式、製作中藥的生活情境等,內容豐富多元,同時也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建國中學教師周杏芬表示,今年混合題以「回憶文學」為主軸,且有別於以往兩大題、先選擇題後簡答題的設計,今年混合題僅1大題,且選擇和簡答互相穿插,呈現方式別出心裁、循序漸進,選文也回歸課內教材,引導學生以課內學習為基礎,並兼顧教學現場和素養導向。

新聞來源

  • 學測國文難度全中教認中偏易 估5標與112年相仿(中央社)
  • 學測國綜以文學為特色 迷因、周處除三害入題(中央社)

延伸閱讀

  • 先不管屈原是不是中國人,你知道周天子的親戚想當楚國人嗎?
  • 【影評】《周處除三害》:山雨欲來的氛圍成功吸引觀眾,但細想會發現故事簡化的缺憾
  • 到「日星鑄字行」學字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鍾宇筑
核稿編輯:羅元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