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
记者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国科该校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肖易倍教授团队近日揭示了细菌通过代谢抵抗噬菌体感染的研人员发疫新免疫新机制,为今后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了思路。现细相关研究成果12月13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菌免机制 肖易倍介绍,国科噬菌体是研人员发疫新一类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近年来,现细国内外研究发现,菌免机制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国科细菌竟能够抑制噬菌体的研人员发疫新感染和传播。“以往科学界认为,现细只有人类这样的菌免机制高级动物才拥有免疫系统,细菌抗病毒的国科机制和免疫系统很像,因此被称为‘细菌免疫’。研人员发疫新” 团队成员、现细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陈美容告诉记者,此次研究成果基于CRISPR-Cas系统,基因编辑技术就来自CRISPR-Cas系统的一个分型,该技术就像剪刀,能够将遗传物质从特定位置切断。 “此前有研究显示,细菌被噬菌体侵染后,会激活体内的Ⅲ型CRISPR-Cas系统,通过切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干扰其复制。”陈美容介绍,团队历经两年多研究,发现了另一种基于ATP代谢的免疫新机制。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也就是把细菌体内的能量因子ATP消耗殆尽。”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陆美玲说,“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种新机制把ATP代谢为具有毒性的ITP。噬菌体缺少足够能量进行自我复制,感染进程就会放缓。” “而细菌缺少能量,也会陷入‘冬眠’。”陈美容告诉记者,生化分析发现,细菌体内的一种水解酶会将ITP进一步降解,达到解毒的效果,“也就是说,细菌在‘冬眠期’清除体内的噬菌体以后,还可以逐渐‘复苏’。” 肖易倍表示,此次新发现的抗感染机制揭示了细菌免疫与代谢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化科学界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识,为今后开发相关抗感染药物提供了重要思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通州区布局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预计今年内完成课程建设
- 拜耳公司:乌克兰农民的种植准备工作好于预期
- ByondXR开发虚拟世界陈列室
- 有造船厂订单量创20年新高3月广东船舶出口量暴增超100%
- 广西北海:小食品安全宣传员走进快检实验室
-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车企5月新一轮涨价潮或将继续
- 双良节能:控股子公司签订约3.24亿元还原炉设备买卖合同
- 虚拟办公室生活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 超200场公益讲解 服务近万来泉游客
- IDC: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1.7%
- 宇通客车:4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7.81%
- 易事特:以541.1万元回购宁德时代持有的新能易事特10%股权
- 黑龙江哈尔滨:“百日行动”护航旅游市场
- 阳光乳业中签号出炉:共12.73万个
- 水井坊:拟40.48亿元建设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第二期
- 美国各地发出电力短缺警告持续热浪将带来更多停电
- 福建泉州:高效处置消费纠纷 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 远洋集团4月协议销售额68.3亿元
- 苏州首批集中供地:15宗地11宗底价成交第二批5月公布
- 发改委:“十四五”时期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