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无薪试岗沦为职场新套路
试用期,评论是别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相互了解而约定的无薪考察期。有记者采访发现,试岗部分企业为了避开试用期用工成本,沦为路采用招非全日制员工、职场无薪培训轮岗、新套签短期无薪上岗协议等违法方式“试用”员工,评论让本该拿到报酬的别让劳动者白干活。有专业人士指出,无薪这种无薪试岗行为是试岗违反劳动法律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纠正同时完善用工制度。沦为路(6月1日《工人日报》) “试用期”与“试岗期”,职场一字之差,新套天壤之别。评论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且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也就是说,法律层面并不存在“试岗期”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薪试岗协议书,是变相的“免费劳动同意书”或“不平等条约”。 从现实看,无薪试岗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求职者明知无薪试岗不合理不合法,但迫于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不做出现实选择。可求职者一旦试岗无果,就相当于企业的免费劳动力。正如报道中提到的,沈阳市某食品加工企业与11人签订了为期5天的无薪试岗协议书,却没有一人被最终录用。 一些企业通过无薪试岗来避开试用期用工成本,降低企业损失,一定程度上也情有可原。不少HR抱怨,一些求职者3到6个月试用期根本看不出来什么,特别是一些“面霸”,试用期表现超好,但转正后“原形毕露”。一旦招来不合适的人,纠错成本太高,不仅要支付补偿金,还要重新招人。此外,一些求职者“闪进闪辞”,也让公司措手不及。 虽然无薪试岗有一定客观原因,但违法是不争的事实,且隐藏着诸多风险。一方面,新上岗的员工往往技术不熟练,一旦发生工伤,企业将面临巨额赔偿。另一方面,“无薪”大大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企业留住人才。 无薪试岗既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还可能会沦为职场新套路。所以,与其为违法行为找理由,不如完善用工制度,发挥试用期应有的作用,让员工和企业相互了解、选择,让“对的人”进入“对的企业”。 车 横评论:别让无薪试岗沦为职场新套路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6-02 09:05:33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福建福州:全面查校园食堂 守护在校每一餐
- “水中杀手”鳄雀鳝有多可怕?
- 家中8人患癌二胎妈妈也查出癌症
- 31省份增本土559+2119 海南441+1058
- 北京延庆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
- 女子拿爱心冰柜免费饮用水洗手
- 男孩按停扶梯致女孩摔伤 双方和解
- #中国男排亚洲杯夺冠#
-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 女子遇电诈脱身及时倒赚8000元
- 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来了
- 杭州7岁小女孩独自横渡钱塘江
- 郑钦文惜败对手止步四强
- 成都:今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
- 家中出现中华婪步甲该如何应对
- 升国旗奏国歌!这一刻让人心动
- 国家电网今年在建工程总投资将达1.3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 南京抽调警力维护茶颜排队秩序
- 男子凌晨偷出租车拉活赚钱 早上归还
- 男子花5万网购百万豪车“路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