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不亚于毒蘑菇,夏季吃海鲜小心贝类中毒
海虹又称贻贝、于毒青口、蘑菇淡菜,夏季鲜小心贝味道鲜美。吃海2024年5月20日,类中“食安秦皇岛”发布紧急提醒称,危害近期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等贝类。视觉中国/图 2024年5月底,在上海某海鲜排档吃完饭,林霖没喝酒,却有点“上头”,面红眩晕,约一小时后才有所缓解,就医后初步诊断为贝类中毒。 不止是林霖,贝类中毒事件近期在多地频发。 2024年5月28日,美国俄勒冈州卫生局(OHA)报告称,当地暴发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已导致至少20人患病。患者在海岸自行捕捞海虹(又称贻贝、青口、淡菜)并食用,部分已住院。4月28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报告一起麻痹性贝毒中毒个案,两名患者在家中食用海螺、扇贝、海蚌后,出现四肢和舌头麻痹、呕吐、晕眩等症状。 比起走红网络的“红伞伞白杆杆”“看小人跳舞”毒蘑菇,贝类中毒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贝毒的危害并不在毒蘑菇之下。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理事、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刘少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全球每年约有两千起麻痹性贝毒引发的中毒事件,死亡率达到15%。 贝类毒素造成的危害大,几乎每年都被权威机构提醒谨慎食用。 贝类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预防食源性疾病提示,渤海区域5月、东海6月高发贝毒,近年发现的高危贝类主要是海虹、蛤蜊等双壳贝类(指有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王松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4-8月既是有害藻华高发季,也是多数双壳贝类陆续排空生殖腺的繁殖高峰期,特别是7-8月双壳贝类普遍消瘦。从安全和风味角度,夏季建议慎重食用双壳贝类。” 刚出现中毒症状时,林霖没有意识到原因,餐桌上都是熟悉的菜品,而自己并无过敏先例。他和朋友在网络秦皇岛检出海虹贝毒超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海淀:“随机查餐厅”让食品安全“不随机”
- 「生命」到底是什麼?又是如何開始的?
- 看準疫情後富豪「報復性消費」:比爾蓋茨22億美元收購四季飯店,進攻金字塔頂端旅宿市場
- 在英國掛急診的經驗,讓我不禁反思真有落實「病人自主權」嗎?
- 福建泉州加快引才赋能新兴产业发展
- 《從名城讀日本史》:豐臣秀吉「一夜築起」石垣山城,終結北条家近百年的關東霸業
- (更新)《婦科女醫的私密門診》書摘
- 圖文解析「痛風」:高尿酸血症除了引發痛風性關節炎,還會導致器官病變與多種併發症
- 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测定之铬(二)
- 後疫情時代的未來工作趨勢:遠距辦公將成為新常態?
- 兩性專家劃錯重點:七年級女生未婚的主因不在於經濟,而是找不到人!
- 吃遍東京澀谷區名店全攻略(三):「戶隱蕎麥麵」為何能夠被列入日本三大蕎麥麵之一呢?
- 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决出南区西区冠军
- Sinti:zze und Rom:nja——德文稱呼吉卜賽人,近年換上了政治正確詞彙
- 【串流哈燒片】Netflix《紙房子》 第五季:缺少最初兩季的鬥智感,但為了結局反轉仍值得追看下去
- 別讓老闆坑了你:離職預告期怎麼算?自請離職別忘爭取薪資權益
- 天津河西:打击计量作弊违法行为
- 曾文誠《60歲的我,也能完成226超級鐵人三項》:還好有教練「推坑」,讓我品嘗到完賽的美好
- 《改變我們如何學習的科學Grasp》:不是記憶被洗掉了,「干擾而非廢棄不用」成為遺忘的主流解釋
- 《猶太人的智富思維》:讓自己從他人的主張中解放出來,《塔木德》養成猶太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