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科技类综艺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山东卫视全国首档科学魔幻竞猜类节目《奇迹时刻》已于3月24日圆满收官。光明12期节目,日报32位科学追梦者,科技开方20位国内外一线魔术师,类综18位倾情奉献的艺需助梦大使,36场精彩的正确魔幻大秀,其带来的光明不仅仅是视觉盛宴和值得思考的科学知识,更让人从中看到了关怀、日报信任、科技开方鼓励、类综互助、艺需责任、正确感恩等真情真性。光明 4月3日,日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科技类综艺需要正确的科技开方打开方式》的评论文章,为奇迹时刻点赞。文章表示,《奇迹时刻》就是着眼于“观众身边的科学现象”,让观众由对魔术的好奇转入对科学原理的追问,其接地气的讲述和呈现,让节目真正走进了百姓的内心。 全文内容如下: 2018年,科技类综艺节目再添新形式。央视推出《解码科技史》,从人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小故事出发,“边聊边玩边看”,重新解读科学史内容,“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山东卫视出品《奇迹时刻》,首次将魔术与科学进行深度融合,每期节目请3组一线魔术师表演,其中蕴藏的科学原理成为节目组的考题来源,助力普通人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一直以来,科学类题材在受众基础、可操作性、荧屏化呈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开发难度较大。所以,科技类题材以往与综艺节目结缘甚少。但近两年,在“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加之娱乐类综艺渐趋饱和,观众对综艺节目有了更高需求——不仅有意思,也要有意义,不仅有趣味,还要长知识。科技类节目密集登场,与文化类节目一起成为荧屏热点,常有节目被赞为“荧屏清流”“良心综艺”。 科学必须严谨,科普无须严肃。2017年,科技类综艺节目迎来“小爆发”,化高冷科技为电视语言,让科学知识变得有声有色,逐渐培养、形成了固定的收视群。然而,新鲜感和第一波热度过后,人们发现,“叫好又叫座”之难使不少科技类综艺节目陷入尴尬境地。那么,科技类综艺前景光明吗?答案是肯定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荧屏对“泛娱乐化”的抑制,人们对新科技的浓厚兴趣,一些科学节目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都说明,尽管科技类节目不易做,但科技确实是综艺创作的“富矿”。 如何让“不食人间烟火”的科技类综艺节目飞入寻常百姓家?复杂的原理、专业的实验、陌生的装置……当这些出现在眼前时,你是否想立马换台?科技元素的可看性不强,基因解码、柔性电子技术等生僻词汇也会令观众听而却步。因此,要想吸引观众、持续调动观众积极性,必须要给“科学”加些料,比如在舞美上做加法,以舞美和科技手段的匹配呈现虚拟现实等高大上的技术。还有一些节目选择了适当打明星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将科学打动人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成为科技节目制作人创新的方向。开拓科技类综艺节目这一蓝海,不仅要展示科技这一“面子”,更要提升温度这一“里子”,将科学与情怀、梦想,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让科技有“人气儿”、有“人味儿”。《奇迹时刻》就是将科普融入了魔术的元素,着眼于“观众身边的科学现象”,让观众由对魔术的好奇转入对科学原理的追问。因此,一档科技类节目不仅需要充实的内容将节目装扮得更有意义,更需要接地气的讲述和呈现,让节目真正走进百姓的内心。 近些年来,随着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果尤为丰硕。与此同时,创新文化逐渐深入人心。以科普聚合创新力量,以科学传递创新梦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浪潮中,带有创新性的科技类综艺节目正是一支文艺轻骑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键和解”落地扩容 杭州触发“离店无忧”
- 官方: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制定生育津贴发放天数的指导意见
- 联合国安理会推迟关于俄罗斯决议草案表决时间
- 法国道达尔能源集团总裁:不能没有俄罗斯天然气
- 国羽混双走在积极变化的道路上
- 拉网式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 保供应保生产 全力以赴稳增长
- 七国集团:随时准备对俄施加更多制裁
- 股票型基金亏损榜:广发基金居首,摩根和南方紧随
- 交通银行:2021年归母净利875 8亿元同比增长11 89%
- LME禁止客户下每日限价以外的订单
- 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一周年:收案6275件新类型金融纠纷集中
- “补锅匠”拉涅利难将球队带出泥潭
- 快讯:农业板块震荡走强
- 光威复材:公司于3月24日起复工复产
- 韩国军方:朝鲜疑似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 全形传拓艺术作品展在泉举行 至本月20日结束
- 天风国际郭明錤:苹果15英寸笔记本预计2023年Q4量产
- 俄外交部宣布驱逐美国驻俄外交官
- 梅津斯基:乌方关于不加入北约由第三国保障安全的立场可以理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