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影評】《未來犯罪》:探究身體、器官、組織化的關係,尋找沒有任何思考的身體性

文:拉特飯

不像是影評藉由故事的再現或表演,置放以往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常見光滑濕軟的未來肉感道具,進而對於身體性的犯罪探索。

《未來犯罪》視為一種對於現實的探究體性未來藝術宣言(好比是布荷東(André Breton)的超現實主義宣言),以看似未來的身體思考科幻場景並非完全虛構,而是器官提供一個基於當下的願景或藍圖:假設藝術成為一種崇高的社交場所,相對於現在乏人問津的組織藝術行為,變成了像是關係政治人物或是商業明星的宣傳活動。

好比電影一開始,尋找展示著柯能堡熟悉的任何肉感機器,讓身體增生成一種無意義器官並成為一種未來的影評藝術。(這邊其實已經讓人想到並接近德勒茲的未來「無器官身體」)。

電影無意探討失控的犯罪細胞增生腫瘤可能會是一種癌症,反而藉由未來的探究體性無神經的新感覺快感設定,讓手術成為一種新世代的身體思考性愛表演與機器,還能藉由紋身加以註冊那些無意義的器官形狀,並藉此產生電影劇本中諸多腳色:器官註冊商,身體異化機器廠商,表演藝術家者等等。

故且不論在柯能堡的諸多作品中,如《超速性追緝》藉由車禍產生身體快感,甚至達到高潮,這樣的論調在導演過往的風格確實十分容易聯想《未來犯罪》中關於身體的未來科技發展,甚至當今的生物藝術,藉由科技探討器官移植與感覺增生也略也所聞,例如:電影中把人類耳朵佈滿全身的聽感與身體的舞動,其實很久之前就有藝術家做過類似這樣的概念性作品。

《未來犯罪》更大的企圖是關於未來的犯罪:身體的入侵,於是雖只是在電影風格保持著某種懸疑,但實際上是藉由一個解剖機器裝置,本來是法醫專用工具,在電影中變成是一種「內在美」:器官的呈現(電影談到「外在美」整形醫院千篇一律、十分無趣讓人噗赤笑了一下)。

同時未來的性快感(以往男女性器交合已經落伍),利用解剖的增生器官切除移植來產生。這樣的想像並非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電影預想著「未來犯罪」有可能無關善惡對錯,而是把過往法律對於解剖屍體與案件的證據判斷,在此演化成解剖身體與器官移植的視覺性和快感之間,探討關於「美的詮釋」,政治(機構)反而是後面的,盡管這種想像具有高度的政治性。

《未來犯罪》的科幻世界,讓人想到古希臘哲學家的雅典城邦,以談論哲學為一種流行的活動,有別於當今資本主義世界是以功用、知識、金錢交換等各種有意義的事情被大部分人所認可。

於是《未來犯罪》談論著器官增生進而「打開」身體的割除快感與美感等無意義行為,以及後續藉由夢境的意義化,包含「創傷」或宗教受難意義上解讀,亦《或是精神分析的符號化、邏輯化等等「概念討論」,電影必然會是缺乏劇情,著重角色之間的對話論議的方式讓人想到《解體概要》這本書,《未來犯罪》就空間實體呈現上反而比較會更接近當代藝術的錄像、雕塑、裝置與文件並置 。

乃至於劇情結尾,藉由可以消化塑膠的新的消化循環系統,成為眾所期盼的解剖秀,並且好像是更貼近現實的「未來」環保議題?

就是像不斷以自己身體解剖作為藝術「殉道」般的主角索爾,與收納著無意義器官並將之註冊的廠商之間對話,《未來犯罪》的最終,會是在理性、美學化感受,或拒絕賦予意義的感官消亡之間,一如「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並非一種實質概念,而是從思考身體與organ與organization(組織化、機構化)關係,並試著用「行為」(或所謂表演)尋找一種沒有任何思考的身體性。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丁肇九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