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国新灌溉工程江苏洪泽古灌区、增处山西霍泉灌溉工程、世界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至此,国新灌溉工程我国的增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世界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是国新灌溉工程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的。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增处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世界我国的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国新灌溉工程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增处灌溉效益最突出的世界国家。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两千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据了解,与我国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59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返职业获重大突破,雷佩凡成第三位00后排名赛冠军
- 未成年充值容易退费难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投诉分析
- 贾玲瘦了,远不是《热辣滚烫》的全部
- 羅馬尼亞總統宣布競選北約秘書長
- 怀孕难或因太胖了,迎“好孕”先减肥
- 弘扬婚俗新风 点亮幸福生活
- 闹市河中打捞起女尸 上身竟缠绕八根铁链!
- 2016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新闻—科学网
- 千秋街道开展公益观影活动_
- 寒流將來襲! 消防署籲:使用熱水器注意通風
-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费米子 突破传统分类—新闻—科学网
- 淮南首次面向专职网格员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
- 返乡高校学子的“翻转课堂”:在变化中留住乡愁
- 最新報告揭露:美國製造業成長走緩,到底是不是聯準會害的?|天下雜誌
- 美突破奖颁出2500万美元科学界“奥斯卡”奖—新闻—科学网
- 競爭敵對成為新常態 美中較勁,川普做對3件事|天下雜誌
-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美國警方:正就趙安吉之死展開刑事調查
- 千家企业三万岗位促稳定就业
- 美國亞利桑那州警察開槍打死一名持有武器男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