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走訪2022歐洲三大藝術展:期待台灣人民驕傲展現全球南方定義下,獨特的台灣文化特色與底蘊

文:両天工作室

「當雙年展變得過於制度化、走訪展現或者當雙年展和藝術博覽會之間的歐洲界線開始崩毀,那麼思想又將何去何從?」於2019年逝世的大藝定義名策展人奧奎・恩維佐(Okwui Enwezor)提出這想法,並成為探討雙年展本質必須被提出的術展一段話時,至2022年的期待全球現在,我們是台灣特的台灣特色否已經找到對雙年展全新思維的想法,亦或仍然被侷限在框架中?

筆者於三個月內走訪了威尼斯雙年展、人民柏林雙年展同時身為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的驕傲參與藝術家後,我們也將針對此三個國際性藝術展覽發表看展後的南方主觀想法,期待台灣藝術家們在現有資源與國際趨勢下展翅飛翔。下獨

2022的文化三個大展

本就以無規則可循、旨在衝破藝術界既定思想的與底蘊卡塞爾文獻展,第15屆邀請到印尼團隊Ruangrupa為主要策展團隊,走訪展現其囊括的歐洲藝術家及其作品與展呈方式,相信每位觀者都能感受到本屆的大藝定義核心概念「集體性Collective」、「去中心化decentralize」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氛圍與焦點。

本屆卡塞爾文獻展更是睽違半世紀以降,有數位台灣藝術家如張恩滿、斯卡托德藝術合作社等參與其中,身為其中一員,我們更身體力行地貫徹以上兩大核心概念。

AP22188048900194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2022卡賽爾文件展現場照

而柏林雙年展本屆找來阿爾及利亞籍的科學家兼藝術家Kader Attia為單一策展人,期待其長期旅居於德、法、非與南美洲的豐富閱歷,替展覽帶來更加多元跨學科、跨文化與種族的風味。

其中許多展品,不繞道、不包裝血淋淋地呈現殖民、法西斯與帝國主義下的社會樣貌,更揭露了非西方形態的女權思想與視角。如果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是將一整桌「全球南方」道地菜餚端上桌,則柏林雙年展可說是嘗試端出結合全球北方與南方的融匯料理。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