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張希慈:我們被教育成社會期待的樣子,但我想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

「在牌子上寫下:『我有愛滋病,城市創辦成社我不會傳染給你,浪人請給我一個擁抱』假裝成愛滋病患,共同希望藉由陌生人的人張擁抱,化解社會對於愛滋病的希慈想成誤解,感受到的們被是有人對於愛滋病患者鄙視的眼光,也有的教育己喜人是真心給予溫暖的擁抱。其實,會期歡一個小小的待的大人擁抱,就能讓經歷病痛的為自人,充滿希望。城市創辦成社」

「親手做一餐送給街友,浪人和他們聊聊天,共同聽聽他們的人張故事,才發現他們除了物資以外,希慈想成真正缺乏的,還有人們對他們溫暖的關懷,以及自己應該懷抱著一顆知足與惜福的心。」

這是參加「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的兩組參賽者,在完成任務後的感想。

這是一場鼓勵16-26歲之間的學生與社會年輕人士走出舒適圈的競賽,比的不是誰的專業知識比較豐富,也不是誰的資源背景豐厚,而是看誰更願意跨出第一步去嘗試理解世界與自我的關係,誰對世界保有更多的好奇心、同理心與改變的勇氣。

活動的緣起,原本是城市浪人的共同創辦人張希慈大四學期的課程作業,當時老師希望同學們去完成一項團隊任務,但他們認為能在學校裡做的事都已經嘗試過了,因而興起跨出校園進入社會去認識不同族群的念頭。沒想到,當初的作業,竟然就變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k-2
「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成立迄今五年,每一場流浪挑戰賽,都是張希慈(中)與現階段核心團隊夥伴林靜雯(左)、簡以潔(右)腦力激盪後的成果。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我們被教育成社會所期待的樣子,卻忘了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現今的教育體制,缺乏給予青少年『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的引導,我們所學到的是,如果沒辦法被主流所接受,很可能就會遭到摒棄,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對於社會中不被重視的族群,大家好像也不那麼care。」

張希慈的話,帶著深刻的切身體驗。大學剛畢業的她,第一次到公司去面試,出於好奇,反問了主管很多問題,結果慘遭一頓痛罵,對方認為她應該要為了積極爭取工作的機會,努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不是問一堆對她的表現無益的問題。「可是對我來說,找到動機很重要,這才是讓我想要投入工作的動力來源。」

這次的經驗,讓張希慈意識到,原來有些人在經歷社會化的過程中,會因為所謂的規範制度,讓他們學到將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相信呈現出符合別人期待的樣貌才叫做專業,然而張希慈相信的是,做最真的自己,一樣可以展現專業,「最重要的是,我想成為心目中喜歡的大人模樣。」為了應證自己的想法,她決定創造改變,與志同道合的同伴們,成立了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k-3
張希慈與創業初期的核心團隊夥伴余允辰、薛竫仍保持密切聯繫,回顧城市浪人的成長軌跡,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繼續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第一次自我探索的起點。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用流浪挑戰賽,完成一趟好玩有意義的自我探索之旅

「城市浪人」透過舉辦「遊戲式領導」挑戰賽活動,鼓勵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並且試著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創造正能量。比賽分為四大面向,包括自我覺察、冒險挑戰、連結再造、社會參與等不同領域,像是寫下人生清單、在街頭上給予陌生人擁抱、在城市發現故事、去喜歡的非營利組織當志工等等。

張希慈表示,希望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參賽者能夠體會到成長的重要過程,那就是學習傾聽自己、認識自己,能夠勇敢面對挫折、克服恐懼,不再忽略那些曾經照顧我們的人,讓人際關係變得更緊密,同時願意主動關心社會中的其他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為社會做一點改變,就能夠讓世界更加美好。

每一位參賽者的回饋,總是帶給團隊成員們數不清的感動。像是有一次,張希慈在和參賽者一同探討人性最脆弱的議題時,分享了她自己如何將脆弱轉化為堅強的真實故事,讓一位參賽者當場淚流滿面。那位參賽者曾在身心上受到很嚴重的傷害,卻始終找不到治癒的方式,於是他落入不斷自我傷害的輪迴中,直到發現身邊也有人能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脆弱,長久封閉的心才得以找到出口,願意相信自己也可以變得勇敢。

k-4
第一次探索自己的極限、總然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值得慶祝的收穫,而這樣無懼未知、勇於擁抱「第一次」的精神,正是青春無畏時最該擁有的。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在挑戰賽當下,或許很難看出對於參賽者們的人生會造成多大的改變,但那就像是在心中種下一顆信仰的種子,會經由自我的內化,改變人與人的關係。例如信任感、同理心的建立,找到更有效的溝通方式等等,更像是一種能助人成長茁壯的養分。而這樣一個正向循環的觸發成長過程,協助許多年輕人創造出獨特的第一次社會參與體驗,讓年輕人更加理解自己的使命為何,也許就是城市浪人帶給整體社會的價值所在。

回想當初創立城市浪人,是因為信念、熱情、好玩等因素,至今已發展出專業完整的線上系統與線下授權制度與流程,將觸角延伸至國際,並且讓張希慈獲選為富比世雜誌(Forbes)30 Under 30 Asia,亞洲區30歲以下最具潛力30名傑出人士,但她不忘開玩笑的說:「這個工作的最大收穫,就是讓我迅速老化。」無論從言語表達、計畫執行力、思維邏輯等各方面的表現,張希慈確實比起同年齡的年輕人,要成熟幹練許多。

可是對張希慈來說,當初那個勇敢應戰未知的第一次,也是後來所有第一次的起點。「對我來說,創業這件事如果能解決別人的問題,才有辦法真的活下去。」言談中,感受到張希慈期許自己、也鼓勵更多年輕人擁有解決社會型問題的社會企業家精神,向內找到自我探索後的心靈支持、向外連結我們共生的土地。

於是,當年勇於踏出的第一步,成了不斷解決創業路上所有問題的第一次。一次又一次的青春無畏並非盲勇,探索自我極限的第一次,有時候僅僅是接受會犯錯的自己,不再抱怨轉而擁抱未知,總會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