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大熊猫与雅安相依相守

 

 

熊猫百态组图

 

  140多年前,大熊来自法国的猫雅神父阿尔芒·戴维走进了雅安的浩瀚群山中,在这个被上帝遗忘的安相后花园里,他发现了大熊猫,依相并把大熊猫介绍给了全世界。大熊

  140多年后的猫雅今天,大熊猫已风靡全世界,安相成为了全球民众的依相宠儿。而雅安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大熊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产地。猫雅

  这个让雅安为之骄傲,安相让世界为之疯狂的依相古老物种,经过千百万年时间的大熊洗礼,至今依然与雅安相依相守,猫雅生活安好;大熊猫不仅给雅安带来了无数的安相荣耀,也让雅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熊猫首都·生态天堂”。

  走进雅安

  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

  大熊猫是迄今为止仍生存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在经历了地球历史上无数次灾害的上演,大熊猫顽强并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见证着动植物世界的沧海桑田。

  但是大熊猫是何时走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世界关注的?这要从阿尔芒·戴维说起。

  1869年,当阿尔芒·戴维第一次走进雅安宝兴县见到这种奇特的“黑白熊”时,就断定“这可能会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当年,戴维的助手们捉到了一只活的“黑白熊”,当时,他想将“黑白熊”运回巴黎,但由于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变化,它不幸死于途中。戴维只好将“黑白熊”的皮送到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当人们看到“黑白熊”那张圆圆的大白脸及眼圈的黑斑,犹如戴了一副黑镜,便断定这个皮是假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种物种。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奇异的熊。后来,经过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米甘勒·爱德华兹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42年前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近似的一种大的猫熊,便正式定名为“大熊猫”。

  从此,雅安就同大熊猫一并走向了世界。而戴维当年采集的那具标本作为大熊猫的模式标本,至今还珍藏在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走出雅安

  大熊猫风靡全世界

  从发现至今,可爱而又高贵的大熊猫从来就没有淡出过人们的视线,它们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引来无数的关注。

  1936年,第一只活体大熊猫“苏琳”被美国纽约的女服装设计师带出国门。当时,她在出关时申报自己“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这只“哈巴狗”随后便在美国引起了轰动,成群的记者和摄影师争先恐后、蜂拥而至。

  其实,无论大熊猫走到何处,都会在当地引起轰动,迅速刮起一股“熊猫热潮”。在旧中国,雅安的大熊猫输出到国外的有多少只已无从考证,但新中国成立以来,雅安先后向国家输送了大熊猫166只,其中24只大熊猫旅居美、英、日、德等国家,开展科学研究和交流,为增进中华民族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联合国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基金会将大熊猫定为会徽,雅安宝兴县用汉白玉雕制成的10余个“大熊猫”运出国门,至今仍被安放在基金会总部和各分部大门前。

  时至今日,雅安大熊猫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世界和平友好的象征,大熊猫们以“和平使者”的身份,诉说着中外友谊的佳话,也一次又一次引起人们疯狂的追捧。

  有了雅安

  大熊猫就有了安全的“家”

  在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背后,是大熊猫栖息地优良的生态环境,更是全世界人类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根据化石资料证据显示,早在800多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大熊猫的祖先就已经出现。伴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和大熊猫同时期的物种几乎灭绝殆尽,然而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在雅安的群山密林中继续着它的“竹林隐士”生活。

  只有神奇的地方才能孕育出神奇的生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的雅安,这里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境内山脉纵横,地表崎岖,地貌类型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毫无疑问,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才孕育出了大熊猫神奇的生命,让雅安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

  2006年7月12日,一个让人兴奋不已的喜讯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传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面积5370平方公里,其中有2940平方公里在雅安境内,占核心区面积的54.7%。在栖息地内生活着近300只大熊猫,占全世界大熊猫种群数量的30%,是世界上野生大熊猫最多的地方之一。

  雅安作为“熊猫首都”的地位赫然凸显。

  此外,雅安还是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走廊,境内由北向南分布的邛崃山系至大小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成为联系大相岭与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纽带。而泥巴山大熊猫栖息地廊道建设,连接了瓦屋山、大相岭、邛崃山大熊猫栖息地,是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

  2008年5月12日,当汶川特大地震袭来的那一刻,卧龙巨石翻滚、漫天尘土,大熊猫受惊吓后发出的惨叫声萦绕在卧龙上空。

  “紧急疏散卧龙大熊猫。”一夜之间,雅安碧峰峡基地和卧龙核桃坪基地转换了主次地位。数十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核心种群及10多只已经配种的大熊猫被转移到了雅安碧峰峡基地,一时间,雅安成为了震后大熊猫的“诺亚方舟”。

  大熊猫是大自然赐予雅安的宝藏。保护大熊猫,保护人与动物共同的这片净土已经成为雅安人民的统一目标。

  多年来,雅安切实通过各种手段实施大熊猫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据市林业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正式建立了6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18.07万公顷。其中,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有5个。

  未来雅安

  铺就大熊猫的“回家”之路

  2009年4月29日上午,被救护于甘孜泸定兴隆乡的野生大熊猫“泸欣”在雅安市石棉县小相岭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放归野外,成为全球首只异地野外放归的大熊猫。

  当天上午10时许,在举行了短暂的放归仪式后,“泸欣”被抬到位于麻麻地的放归点。一条长约10米的通道用竹栅栏围着,对着一座悠悠青山。“泸欣”在众人的注视下,脚踩“绿色通道”,缓缓地走向了群山中。

  此后,相关科研人员对大熊猫“泸欣”进行了长达3年不间断的追踪监测,了解它如何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存并与当地大熊猫融合交流。

  当一组组监测数据传回后,科研人员满心欢喜,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因为,3年多来,重返山林的“泸欣”不仅身体状况良好,还成功融入到了石棉大熊猫种群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园。

  “泸欣”的新家园——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是雅安重要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岷江支流大渡河中上游,贡嘎山东南面,保护区总面积约47885公顷。保护区内不仅植物物种丰富,且极具地域特点,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61科530属1206种,同时还分布有脊椎动物28目89科227属359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7种,属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2种。

  而栗子坪大熊猫放归基地正好位于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是全国范围内将建立的4个大熊猫异地放归基地之一。目前,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先后完成了公益海旧房改造及绿化工程、围栏工程、工作站房和观察塔工程、供水供电工程、无线通讯工程等。

  首席记者 康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