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在歐洲「So Asian!」的標籤

在歐美的歐洲東亞人,時會聽到當地人說自己「so Asian」(這麼亞洲),標籤他們對這句話卻又愛又恨。歐洲

所謂「so Asian」,標籤就是歐洲保留一些當地人心目中亞洲人的生活習慣,與當地不同。標籤歐美人指的歐洲「亞洲」,其實是標籤指東亞,而不包括同屬亞洲的歐洲阿拉伯世界和中東。因此,標籤吃壽司是歐洲Asian,而吃土耳其料理和中東羊肉串則不算是標籤。很多歐美人,歐洲包括德國人,標籤對東亞認知淺薄,歐洲愛用「Chinese」一字泛指東亞多國。當然,這並非他們認為全亞洲都是中國領土,而是他們心目中玉色皮膚、深棕眼珠和黑髮的人,都是中國人 (你和我絕非「黃皮膚、黑眼睛」,只有比卡超才是,不信你自己照鏡子)。這就如一些東亞人以為所有西方人來自美國一樣。

移居歐美的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很多都想擺脫「so Asian」的標籤,而在生活習慣上融入當地。不少在歐美的東亞小孩,都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在學校吃父母準備的飯盒時,不想別人見到,因為一些同學看見他們吃米飯和蒸肉餅,並使用筷子時,總喜歡取笑他們,只因為他們與班上其他當地小孩不同。久而久之,這些小孩甚至遷怒父母,覺得在學校吃東亞菜很老套,而叫父母以後不用再為他們準備東亞食物。小孩總愛得到朋輩認同,因此這心態不難理解。

除了食物外,東亞人在歐美的既定形象,還包括數學成績好。當東亞人在數學科考獲佳績,一些當地同學總愛說這只是因為他們是東亞人。一些不擅長數學,但在體育科表現優秀的東亞人,或會被朋輩覺得「not so Asian」,並被戲謔的問到父母會否不高興。

AP_20036475360093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至於在社會裏,一些習慣及活動亦被標籤成「so Asian」,例如吃飯時先自拍和拍攝食物、愛到旅遊景點拍照、打乒乓球、用雙手接過禮物、鞠躬、在餐廳分享食物和飲料等。因此,假如一群西方人和一個東亞人去餐廳用餐,前者或會打趣問後者需要自拍與否,後者可能聽來不高興,覺得被標籤。而一些西方人誤以為所有東亞人都愛鞠躬問好,而對陌生或新認識的東亞人鞠躬,亦可能會令對方不愉快,覺得被差別對待。

此外,西方人亦對中日韓泰等文字好奇,甚至認為所有東亞人都用同一種文字,而不知道馬來西亞和越南都用拉丁字母。我幾年前學駕車時,曾被師傅問及為何不用中文字在出席紀錄上簽名。我跟他說:英文也是香港人的慣用文字,很多香港人都習慣英文簽名。

居於歐美國家的東亞人,或許都曾被當地人覺得自己「so Asian」,甚至居亞久了的西方人,回到故鄉後也被如此認為。其實「so Asian」並無褒貶,它只是表示了東亞一些習慣與西方不同,就如德國人愛分開結賬,很多外國人都覺得奇怪一樣。隨著世界越來越一體化,歐美人應對東亞人增添文化觸覺,例如餐廳應容許客人分享食物,兩三人分享一杯啤酒亦不應覺得奇怪甚至排斥。尤其是服務客人的餐飲業界,更不應對這些事投以奇怪甚至反感的目光,而應對外地文化多一分認知。(當然,自私行為不屬「東亞文化」範圍,不應以文化多元為藉口。)

總括來說,「so Asian」並不是羞恥的事,反而表現出東亞人積極融入當地之餘,也不忘自己的根,這對近年移民海外的港人尤為重要。

本文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原文可見於作者Facebook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