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利用野生稻育成160多个品种
建成1个水稻种质中期库、1个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稻育2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成多新发现陆丰、广东个品罗定、利用阳西3个野生稻分布点。野生 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超过19700份、稻育野生稻种质资源5210份,成多完成1万余份水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广东个品构建。 “十五”以来,利用为全国100多家高校、野生科研机构提供野生稻种质资源5000多份次,稻育为水稻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成多材料支撑。 利用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等160多个水稻品种…… 这是广东在野生稻保护和利用上取得的最新成绩单。5月9日,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广州开幕,会上介绍广东在野生稻资源收集、保存、鉴评和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何秀英介绍,野生稻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广东是我国野生稻的主要分布省份之一。省农科院水稻所长期开展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评与利用等研究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进行全省野生稻普查收集的基础上与省内有关单位协作开展野生稻资源育种利用研究,掀起了野生稻育种利用研究热潮,先后育成一大批品种和品系。 统计数据显示,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通过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组合)超过160个。例如创制出含野生稻血缘香稻新种质“香丝苗126”,并以其为亲本选育出“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等系列高端丝苗米品种。 中国籼稻,广东种芯。广东水稻科技工作者在水稻矮化育种,优质常规稻、杂交稻、超级稻育种和稻作新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育成在生产上累计种植超1000万亩的品种40余个,创造出闻名全国的“粤稻现象”。研发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产业发展,为推动粮食作物稳面积、促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秀英指出,广东在水稻育种及野生稻资源保存利用还面临着资源表型和鉴评不足、优异基因缺乏、品种选育效率不高、丝苗米抗病抗逆性及产量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接下来亟需做好多项工作,一是抢救性搜集野生稻资源,完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构建野生稻资源表型精准鉴定平台,促进野生稻资源安全分发与充分利用;二是构建与耐盐碱、耐冷、耐热、耐旱、抗稻瘟病以及抗褐飞虱相关的渗入系挖掘优异抗性的野生稻资源及其基因功能研究,同时创制中间材料;三是做好野生稻资源科普相关工作,普及保护野生稻的重要理念,努力建设野生稻保护科普示范基地。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承办,将持续至11日,多位水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开展学术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水稻驯化、多组学研究和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等方向,全面深入地探讨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 【记者】张植宏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爆燃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丨滚动
- 恶意投诉为自己牟利 投诉人被立案侦查
- 泉州火车站迎返程高峰 提醒:早上请至少提前1小时候车
- 为了志愿服务不掉队 河南一群老奶奶画地图学用“高科技”
- 广西北海:小食品安全宣传员走进快检实验室
- 渔公子|天气何止是个梗
- 中国花游集体摘银开场 “梦之队”新人失误跳水无牌
- 中东部大部地区将降温
- 备战奥运科学化训练人才培训班开班
- 難得同台 台北市長選戰「三腳督」同框比讚
- 东航第6架C919正式入列
- 美國企業挖掘世紀金礦|天下雜誌
- 石棉县 完成新一届校长换届
- 市场“遇冷”之后 茅河乡茶苗销售价格“回温”
- 把国防教育的“种子”撒满校园_
-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 科技助农“慧种地”_
- 全省老年大学(学校)“说课”暨教师培训活动举行_
- 運動人口全國前三 高雄市府優化運動環境
- 宝兴县公安局穆坪派出所积极开展“农民工服务办证月”活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