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居家隔離使得家暴比率上升,學校該如何提供關懷?

文:陳姝蓉(諮商心理師,居家家暴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 博士,隔離該何關懷華無式家族治療師訓練中,使得上升滋心空間部落格作者)

上週開始停課不停學,比率許多父母在意的學校可能是學習的進度,但我所擔憂的提供則是居家學習的過程中,能否維持作息與情緒的居家家暴穩定、親子關係不要因為過於緊密而衝突。隔離該何關懷當外在局勢持續變動,使得上升例如工作、比率課程的學校轉換、人際的提供阻隔,都會使焦慮感激升,居家家暴導致父母比較缺乏耐性、隔離該何關懷孩子也可能會焦躁不安而吵鬧,使得上升這時候容易產生親子衝突、甚至過度管教。

BBC的一則報導也指出,歐洲於去年疫情嚴峻時刻,家庭暴力的發生率確實升高,顯示隔離的現況致使家人互動更密切,但情緒壓力不減的情況下衝突也會增加。

直觀的陳述,可能與父母經驗有落差

這幾天讀到從某學校所發出關懷孩子居家學習狀況的調查,其中有一題詢問道:「是否有高風險或違反兒少法的情事。」

讀到時,可以感受到學校立意良善,想關懷家庭適應居家學習的狀況,但另一個思考則是,是否所有家長都知道「高風險或違反兒少法的情事?」指的是什麼?這樣直觀的問法,可能直指目的,卻可能只能達到關懷的形式,但在不熟悉兒童保護或父母照顧心情的學校,這麼寫或許是相當常見的。

此外,如果家長知道何謂違反兒少法,另一個重點是,家長是否自覺自己正在做違反兒少法情事?尤其以精神虐待的這個部分,許多父母在高度焦慮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高控制的行動,以指責、謾罵、或是各種批評孩子的語言,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這類的父母往往不自覺自己這樣的教養是不妥當的。

或者居家學習期間,許多父母為了能兼顧孩子而在家工作,同時得要處理公務卻又要回應孩子各項需求,失去耐性是在所難免,因為緊急的情境壓力所導致的嚴厲和要求,和管教過當、違反兒少法,又該如何區別,期待父母自行進行評估和回報,有時可能無法有效反映現況。

iStock-1248950588Photo Credit: iStock

最後,如果父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管教過當或是虐待,會不會誠實以報?會告訴學校自己觸犯兒少法,對孩子有不當的管教嗎?這相當考驗人性。

以父母教養的困難,做為關懷的切入點

有鑒於上述幾個思考點,我想學校的用意,並不在於指責或處罰家長,而是希望能及早發現居家學習中可能因為高度焦慮、密切互動所引起的親子衝突。此時,比較適當的做法,可能是詢問:「居家學習的過程中,對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安排是否感覺困難」或是「與孩子互動過程中是否感覺容易衝突或緊張」。

這樣的問法,基於多數無意識管教過當的父母,多半伴隨著主觀感受管教困難、親子關係緊張的經驗,由父母自覺的管教困難做為請父母回報的準則,比較容易貼近父母的經驗以及親子之間互動的真實狀態。

以實際生活的場景,輔以分數量尺,比如1-10分,最困難或最緊張是10分,再針對分數高於8分以上的家長,進行電話關懷,了解具體情事,或許能達到校方想要關懷的原初目標,畢竟這確實是重要議題,但用對方法才能有效益。

關懷的目的,在於提升家長意識並提供資源

提供關懷時,切勿以父母做錯事情的角度,希望父母能改正,如此很可能引發父母保護自己的防衛情緒。

關懷時,可適度了解父母感受到困難的情緒和感受。有時候當父母的困難被聽見與理解時,原本感覺孤立無援的壓力感也會下降。甚至有些父母在這樣緊急的壓力情境下,很常無意識因為自己過於焦慮,而反映在對孩子提高要求,和緊迫確認孩子的學習狀態上。

Depositphotos_92810432_l-2015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此外,若關懷時發現父母的壓力乃是因居家學習而產生,例如線上課程、孩子日常照護等,可轉由授課老師協助,或可安排學生在良好防護下到校,穩定孩子的作息與學習,降低父母的壓力。但若衝突情境與親子間長期的互動狀態有關,居家學習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稻草,則可能適度轉介相關的家庭諮商進行線上諮詢。

許多父母,常是管教時親子互動的張力升高,不經意失控而出現暴力,並非故意要施暴。因此需要關懷的重點在於父母對於管教的主觀意識是否感覺困難或焦慮不安,而關懷過程透過引導父母表達自己的困難,協助父母了解自己的焦慮來源,已達到降低互動張力、預防家庭暴力之情事。

延伸閱讀

  • 家暴遠遠不僅是身體與心靈的創傷,「你,正在改變你孩子的基因」
  • 明日起全國停課10大QA一次看:師生有何學習資源?是否要補課?照顧需求家長如何因應?
  • Homeschooling成為父母夢魘,但小學生真的喜歡在家學習嗎?不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