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鴻海股東會:電動巴士MODEL T亮相,股利創上市31年來新高,劉揚偉為股價抱屈、考慮實施員工持股

鴻海今(31)日舉辦股東會,鴻海會電旗下電動巴士MODEL T亮相,股東股價展示大型載具的動巴生產設計能力。會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士M上市實施中國疫情仍有挑戰,亮利創劉揚但穩定前行。相股新高回顧一年成績單:營收達新台幣5.99兆元、年來三率三升、偉為EPS為10.05元,抱屈最終通過現金股利5.2元的考慮配發,創鴻海上市31年來新高。員工未來朝向於電動車、持股半導體以及新世代通訊領域發展,鴻海會電並宣布將統籌地面衛星接收站。股東股價

電動巴士MODEL T成為股東會亮點

鴻海接駁服務再升級,動巴提供股東交通搭乘就是由旗下鴻華先進設計的電動巴士MODEL T,向外界展示有能力生產大型電動載具。

MODEL T標榜科技智慧,加上前衛設計,引起參與股東圍觀注目。

隨後,又傳出Model T除了在高雄、台北都有登場機會,台南交通局長王銘德對外證實,府城客運將再引進15部Model T,已獲公路總局核定同意補助,每輛造價估計約1500萬元,中央補助上限45%。

鴻華先進總經理特助郭耀聰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MODEL T目前生產逐步爬坡,每月產能可到20輛。

資深投資人黃伯堃強調,雖然目前電動巴士相較於電動小客車數量較少,處於爬坡階段,但是世界各國紛紛拍板定案,走向節能減碳,未來20年內陸續改用電動巴士,若能串連智慧城市等基礎設施,商機將進一步顯現。

日前,台灣汽車零組件大廠車王電暨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表示,全世界未來10年有1700萬輛巴士要汰換,市場相當大,樂見鴻海共同發展這個市場。

鴻海Photo Credit: 鴻海集團

2022年5月31日股東會電動巴士Model T專車。

中國疫情仍有挑戰,另考量規劃員工持股計畫

針對鴻海營運狀況。劉揚偉表示,中國疫情管控下,物流仍有挑戰,不過目前重要廠區營運正常,影響有限。

鴻海集團在中國有30多個廠區,極力做好產能配置,廠區亦持續閉環生產和泡泡式管理,未來疫情復燃,如何做到做到扎實是各廠區不斷演練準備的目標。

下半年朝較好趨勢發展,預估可按照往年表現較上半年好,在客戶結構、量產速度、供應鏈管理等項目,劉揚偉相當有信心地向股東喊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劉揚偉為現在鴻海股價抱屈,股價淨值比只有1相對低,都沒有明顯波動,他說這是因為鴻海和客戶關係上低調,外界較少了解鴻海集團各方面能力。

他允諾會積極對外溝通,鴻海集團持續與股東和投資人交換意見,但目前沒有實施庫藏股規劃,不過正在考量規劃員工持股計畫。

鴻海Photo Credit: 鴻海集團

2022年5月31日鴻海股東會上,董事長劉揚偉向股東解釋未來計畫。

過去一年:三率三升、股利創上市31年來新高

談及集團過去3年在新事業的發展,劉揚偉強調鴻海電動車產業從一開始的布局,目前旗下車款已準備進入「量產」階段,集團在台灣、中國、東南亞、中東、歐洲以及美洲都有客戶或合作夥伴。

回顧過去年鴻海的營運成績,2021年營收達新台幣5.99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三率三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稅後純益);10.05元的EPS創下14年新高;董事會通過現金股利5.2元的配發,創下鴻海上市31年來新高。

黃伯堃指出,鴻海由代工轉型效果開始發酵,過去市場普遍認為代工這塊大餅會被中國競爭對手立訊搶走,但目前看起來鴻海的全球供應鏈管理仍屬穩固。

他還說,數字會說話鴻海營收與獲利分別達到4.2%和7.8%的年複合成長率,相當不容易,未來三年,鴻海的「3+3」產業將專注於電動車、半導體以及新世代通訊領域,可望在擺脫代工低毛利的危機。

至於,展望毛利率走勢,劉揚偉也不斷重申喊話,到2025年集團毛利率目標朝向10%不變。

電動車將量產,目標在2025年全球市占達到5%、營收破兆

劉揚偉預告,逐步落實全球整車製造產能,關鍵零組件以及軟體的布局,同時也會搭配整車進度,目標在2025年全球市占達到5%、電動車產業營收規模達1兆元,以及每年電動車出貨50到75萬台。

集團產品將會遍地開花,包含:MCU、OPA LiDAR、1200V/800A功率模組將在2024年量產,以及1200V SiC元件將陸續用於集團車載充電器、充電樁與直流變壓器等。

2025年車上所使用的小IC,都可以有鴻海自有的方案提供客戶選擇,成為首家提供不缺料供應能力的EMS廠、與車用次系統廠。

除了在電動車、半導體,著墨以外鴻海強調,新世代通訊領域上,已經開始布局B5G相關衛星通訊。

目前,由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研究所進行設計、統籌,內容包括衛星酬載(Payload)的軟硬體設計與自行架設的地面衛星接收站,日後將打造未來電動車上即時聯網環境的實驗場域,布局相關低軌衛星產業。

延伸閱讀

  • 鴻海、裕隆兩大集團聯手打造電動車產業鏈:以「不做品牌」為原則,當客戶最強的後盾
  • 鴻海攜手全球第四大車廠,合資成立Mobile Drive搶食電動車大餅
  • 鴻海收購旺宏6吋晶圓廠生產SiC功率元件,完成電動車布局關鍵拼圖
  • 國巨併購奇力新擴大被動元件版圖,再攜手鴻海布局半導體,搶攻小IC市場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