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期刊論文不能盡信:一篇鼓勵多吃紅肉、加工肉品的論文,掀起滔天巨浪

文: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2019年10月,期刊大約有1萬2000位醫生參與的論文勵多論文非營利組織「美國責任醫學醫生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要求費城地檢署偵查一起過失傷害罪。盡信巨浪這項不尋常要求的篇鼓品起因並非菸草業者動起歪腦筋賣菸給兒童,也不是吃紅石油業者又要在汽油中加鉛,而是肉加《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系列文章與飲食指南,稱美國人可以繼續吃富含紅肉與加工肉品的工肉食物。

此番論調在媒體上引爆話題,掀起聳動的滔天標題顛覆了傳統營養觀念。這樣的期刊結論帶來了批評聲浪,眾多專家與公共衛生組織猛烈抨擊這些指南,論文勵多論文哈佛大學流行病與營養學教授維樂特(Walter Willett)稱其為:「我所見過濫用數據的盡信巨浪最壞示範。」

批評者指出《內科醫學年鑑》這些論文的篇鼓品諸多缺失,最明顯的吃紅是,作者群使用了一種評估隨機臨床試驗(RCT)的肉加回顧方法。但營養學的RCT可是出了名的難做,因此作者群藉由這種評估方法,排除大多數有關紅肉與健康的基準研究(benchmark study)。

學界很快明白,他們當中有些人與食品業有著不為人知的關係,尤其第一作者正是2016年一篇類似論文的主要作者,內容與飲食減糖的建議唱反調。這篇論文也刊在《內科醫學年鑑》,幕後金主「國際生命科學會」(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是可口可樂公司高層創辦的產業團體,因為屢屢挑戰國際健康指南而風評不佳。

更重要的是,「安心吃紅肉」的訊息不符合流行病學在世代研究、驗證風險因子的隨機試驗,以及動物研究的結果等大量確切證據。食用大量紅肉與加工肉品的人(以及實驗動物),罹患或死於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病症、神經退化性疾病與癌症的機率,高於少吃肉者。

一項針對數萬名男女且平均追蹤26年的研究顯示,每天多攝取一份紅肉,總死亡率會增加13%,若食用加工紅肉,數字則上升至20%。基於諸多文獻的言之鑿鑿,10多位專家要求《內科醫學年鑑》撤除爭議論文,更有人認為這樣的論文自始就不該刊出。

科學界如果對新的證據與想法抱持開放態度,不免會有不當甚至輕率的論文發表。《內科醫學年鑑》為人詬病之處有二:首先,此刊不只發表一系列營養學研究論文,還發表一系列「指南」;此外,作者群又說:

我們建議維持未加工紅肉的消費現狀(薄弱建議、低確定性證據)……也建議維持加工肉品的消費現狀(薄弱建議、低確定性證據)。

這情況令人傻眼:一群科學家批評現有的營養學研究方法不夠嚴謹,卻根據低確定性證據提出見解,而且竟然與現有共識截然不同且可能有害!此外,《內科醫學年鑑》不只刊登指南,還配上編輯觀點與專題報導加以宣傳,報導開頭的敘述令人難以苟同:「追求健康,大可不必少吃紅肉或加工肉品。」最後還來上一段話:「質疑本刊論點的人,將很難找到合適論據。」此話刊出不到24小時就被罵翻。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處處可見業者誇大科學的不確定性並散佈偏頗觀點,為不安全的產品與行為進行辯護。上述案例中,刊物在刊登有爭議的結果時,理當小心翼翼,而且立場要中立。我們都受夠了唯恐天下不亂的通俗報刊,更不需要科學刊物來加油添醋。

本文獲《科學人雜誌》、《科學人粉絲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為什麼只做過一次實驗的科學研究,我們不該全然相信?
  • 優化論文的10種方法:試著將研究應用於真實數據中,或與業界合作
  • 大家都聲稱有科學研究支持 我該相信哪一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