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2020美國大選令人焦慮:全美投票日線上購物消費額達20億美元,比上屆大選成長逾8成

美國2020大選緊張刺激,美國美元選民情緒繃到最高點,大選達億必須找到發洩出口,令人有些人大吃,焦慮屆有些人則狂購物。全美電子商務數據公司發現,投票美國今年大選投票日當天,日線全美線上購物消費總額達20億美元(約新台幣572億元),上購比2016年成長逾8成。物消

《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費額根據Adobe Analytics網站分析,比上2016年川普對上希拉蕊(Hilary Clinton)的選成大選投票日,全美線上購物消費額為11億美元;今年川普對拜登,長逾成消費額為20億元,美國美元成長了82%。大選達億

《福斯商業新聞》指出,其實壓力購物的行為從大選前一天就開始了。Adobe Analytics分析顯示,本月2日,全美線上購物消費額為22億美元,比去年的這一天成長31%。預計這個壓力購物潮至少會持續到本月7日,使11月第一周的線上購物總額達到160億美元。

分析師史萊納(Taylor Schreiner)說,如果今年大選的模式和過去類似,投票日隔天,線上消費額會逐漸下降。

不過,今年大選開票日很可能會比往常更久,受疫情影響,使用郵寄投票的人數大大增加;據《衛報》記錄,2016年大選是11月8日,而川普獲得的選舉人票在美東時間9日凌晨2時半達到270張過半門檻,確定勝選。

自本月3日進行正式投票後,截至美東時間6日早晨6時,拜登拿到253張選舉人票、川普214張,還未分出勝負。人們今年經歷的焦慮時間可能比2016年還要長久。

今年線上消費額成長的原因,除了選舉焦慮,很可能也是受到疫情影響,大多人都待在家。理財網站Wallethub的分析師岡薩雷茲(Jill Gonzalez)對《NBC》表示,購物一直是某些人舒緩焦慮的方式,據該公司調查,今年4月時約有43%美國人承認透過購物來緩解壓力。

華府1名社群平台經理費雪(Kati Fisher)表示,她認為這是因為購物代表的某種掌控權,人們不知道疫情或選舉還會帶來什麼事,但是下單購物後,消費者知道商品過幾天就會到,這是可預期的事,所以成為了紓解焦慮的管道。

延伸閱讀:

  • 疫情下的消費焦慮:為什麼大家常常一窩蜂地搶購衛生紙?
  • 消費心理學 —— 爲何人們總喜歡節日購物?
  • 【插畫】工作壓力大,我「化悲憤為食量」

新聞來源:

  • You're not the only one who stress-shopped this week(NBC)
  • Online sales notch $2B on Election Day: Adobe Analytics(福斯商業新聞)
  • When will we know the US election result?(衛報)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