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不會走音不是更好嗎?人類與人工智能孰美

朋友在中學任教語文科,不會不更前幾天樂團奏校歌,走音小號連番走音,好嗎後來收到他來訊,人類問道:既然電腦可播出完美的與人音樂,為何還要人來演奏?朋友是工智我在香港大學的同窗,一級榮譽畢業,不會不更喜從一些「阿媽是走音女人」的問題中探討真義。事實上,好嗎他的人類問題又不是一個無稽之談,人工智能可否取代人類,與人由電腦面世伊始已有討論。工智

我回答朋友:歸根到底,不會不更是走音美學的問題。

首先是好嗎完美的定義。人們讚嘆完美,非在於它本身,而是人類完美地表達或創造一樣事物的過程。有一次烤曲奇,唯一的圓形模具在友人手上,唸皇家藝術學院的女友即以刮刀自己雕出了一個圓形麵糰,毫無稜角,看得大家嘖嘖稱奇。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假如用列印機印出一個圓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不外如是。但換轉是一個人在你面前,以一張紙一支鉛筆,憑空畫成一個圓形,你才會覺得這圓形是完美。同樣道理,一群頂尖樂手現場無甚瑕疵地演奏一首作品,比起電腦程式播放的音樂,當然能使人不禁喝采。

再深入點而言,甚至欣賞不完美,也是賞心樂事。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是演奏蕭邦作品的大師,無論是現場還是錄音都往往有錯音,有人甚至戲言其一個表演裏彈錯的音符可裝成一簍,但無阻他成為偉大演奏家,其如詩般的音色與完全不受束縛駕馭樂曲的能力,真乃獨步天下。去中環波斯富唱片找蕭邦鋼琴曲的錄音,魯賓斯坦的數量肯定鶴立雞群。

另外,音樂表演,或者舞蹈、繪畫、文學作品等等其他藝術形式之大者,永不會一式一樣。同一首樂曲由郎朗或李雲迪,演奏,已是截然不同,這是音樂家對於音色、音量、斷句、情緒表達等造詣,人人機杼獨出。甚至乎同一個人演奏,都會有所不同。鋼琴怪傑顧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是公認演奏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權威。他22歲時彈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滿有活力,晚年再彈,速度則甚緩慢,彷彿將每個音符思考過才觸落琴鍵。兩個版本都有錄音傳世,驚為天人。

當然,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全盤否定科技對於藝術的影響,不免坐井觀天。現今由人工智能創作的成品已幾可亂真,在NightCafe、DALL·E 2等平台,只需輸入幾個關鍵字,再自選風格,彈指間已可生成一幅畫作或平面設計。又例如寫作,早前中國互聯網巨企研發的「虛擬數字人度曉曉」,40秒內寫出40篇800字的高考作文,連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閱畢,也認為其立意、語言流暢程度以及修辭應用上已是相當優秀。

Screenshot_2022-08-23_at_5_00_40_PMPhoto credit: https://openai.com/dall-e-2/
輸入「熊公仔、買雜貨、浮世繪風格(teddy bears、shopping for groceries、in the style of ukiyo-e)」後,DALL·E 2 生成了這幅油畫。

欣賞人的藝術,固然會深受創造過程和多變所觸動,不過著眼點都是別人——我們所聽到的音樂,所讀到的作品。其實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藝術也能給予我們獨特的體驗。人的作品伴隨著獨特性,能在耳聞目見後指出風格、時期,甚至出自誰人手筆,才有意義,才過癮。一次與香港大學前音樂系主任陳慶恩教授討論一些文獻,我草草讀了幾句,教授已問:「是否中文大學余少華教授寫的?」我只差沒五體投地。從解讀作品產生的個人滿足感,難以言說,相信每人都有經歷過。也許將來人工智能會達到自成美學的程度,但人類創作之可貴,以及帶給人類自己的體驗,在目前還是毋庸置疑的。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