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別去死啊!被霸凌不是你的錯》:暑假結束的那一天,也是青少年自殺的高峰

文:中川翔子

在「今天」這一天求生存

發生於2011年的別去霸凌「大津國二霸凌自殺事件」中,一個13歲的死被束的少年國二男生,因為苦於霸凌而輕生。錯暑當時,假結加害的那天學生們都表示:「那不是霸凌,不過是也青在玩遊戲而已。」學校與教育委員會也認為「霸凌與自殺之間沒有因果關係」。自殺但在事件過後8年的別去霸凌2019年2月,大津地方法院終於認定兩者間有因果關係。死被束的少年

那是錯暑個無法原諒的事件,而那之後,假結苦於霸凌而自殺的那天案例也不曾間斷。霸凌剝奪生命,也青是自殺絕對不容許的!

別去死啊_漫畫111Photo Credit:大好書屋

因為很難查明加害者,且未滿13歲無法問罪,所以霸凌加害者幾乎完全不需要負責,能若無其事地繼續安然生活。言語中傷與忽視,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所以加害者與被害者對霸凌會含糊了事。其中,還有人能不留下任何證據,巧妙地將對方逼入絕境或持續騷擾對方──對於這些情形,我一直想著,該怎麼辦才好呢?

對孩子們來說,今天一天、此一瞬間,就是戰鬥。在這之後的今天、明天該如何度過,又該怎麼忍耐。像是裝作沒聽見班上同學說壞話、在洗手間裡打發時間、去保健室⋯⋯等,我也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每一天都真的好痛苦。我想,現在一定也有許多孩子,獨自抱著無法對任何人說出的傷痛與苦楚。

該怎麼面對「想死的衝動」

據說,依照日期,調查十多歲青少年一整年的自殺件數後得知,九月一日自殺數最高。而最常見的自殺原因,就是學校問題。

新學期的第一天,九月一日。

不用上學的暑假結束的那一天。

必須要去學校了──那麼,乾脆去死吧。

十多歲的珍貴心靈與生命,就像這樣,被逼到只能走上盡頭的絕境中。

十多歲青春期的心情起伏,是自己也無法控制的東西,回過頭想想,我自己從13歲到18歲,也是每天用容易受傷的心靈去作戰。

雖然投入開心事物中的能量,也比大人多了數十倍,但心靈一旦受傷後,傷痕也容易越來越深。

在學校裡被說閒話受傷後,就會覺得:

「反正我不管做什麼都會失敗。」

「我就是出生在『惹人厭星球』的人。」

不知不覺,就習慣總是如此思考了。

也有好幾個夜晚遭受「好想就這樣死掉、好想就這樣消失」的衝動襲擊。

「受不了了,人生怎麼樣都無所謂了。」

「為什麼我得被說成那樣啊,完全無法原諒!」

無法對人道出的負面想法,會在心裡轉個不停。

每次站在月台上,都會閃過「現在跳下軌道,是不是就能死掉了?是不是就能結束一切?」的念頭,但又想起「但是聽說跳軌後,死者家屬必須支付大筆賠償金耶……」,就失去了跳下去的勇氣。

別去死啊_漫畫115Photo Credit:大好書屋

17歲時,我曾經按下「已經受不了了!」、「我要去死」的開關,那時除了遭霸凌的記憶不斷在腦海中重播之外,又加上其他許多討厭的事情,除了尋短之外,我已失去了其他的想法。

我在這種狀態下衝動割腕──拿起菜刀,一刀一刀朝手腕越割越深,鮮血直流⋯⋯

母親剛好在此時下樓,看見旁若無人割腕的我,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壓住我的手腕,替我止血。

我的母親,是個總是堅強開朗,就算有煩惱也絕對不會讓我看見的人。

在此之前,我只在父親逝世那晚與喪禮時,看過母親哭泣。一直努力工作的母親,是絕對不哭,也絕對不讓我看見軟弱一面的堅強之人。

這樣的母親,邊流淚邊責備我:「笨蛋!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啊!」

當時的母親,我無法忘記。

但過了一陣子,我又被想死的衝動所襲擊,當時想拿吹風機的電線上吊,把電線纏在門把上,打算用體重吊死自己時,眼前變得一片空白。

這個時候,貓咪跑進我房裡,向我撒嬌。

我想著「在最後,就摸摸貓咪吧」,放鬆力量抱起貓咪──就在撫摸貓咪之時,尋死的衝動也消失了。

要是我那時候就這樣失去了生命⋯⋯

「沒有真的死掉真是太好了。」現在的我,真的打從心底這麼想。

從想死的那天到長大成人的現在,這段時間裡,我有好多新的邂逅、夢想、喜悅、煩惱與別離 ⋯⋯在各種事情當中,有數也數不盡「活著真的太好了」的想法。

活著真的太好了,開始想著,好想活久一點,做好多喜歡的事情。但至今,我的心中,也仍留著當時的傷痕。

孩子自己走上絕路,對父母來說是多大的傷慟啊。

要是失去性命就再也無法對話,還會永遠失去挽回的機會等所有事情。

而被留下來的遺屬,也將背負永遠無法消失的悲傷,哀痛逾恆。

被留下的人永遠無法忘懷,但幾乎所有傷人的人都沒有太大認知。隨著時間過去,甚至會遺忘過世的人,開心地活著自己的人生。

相關書摘 ▶《別去死啊!被霸凌不是你的錯》:今天、明天,還有後天。我好絕望,好害怕去上學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別去死啊!被霸凌不是你的錯:擁抱寂寞無助的你,找到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大好書屋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中川翔子
譯者:林于楟

因被霸凌而曾拒學的日本多棲藝人、「秋葉原部落格女王」中川翔子,在走過許多「想死夜晚」後的成長心情⋯⋯以文字與漫畫,告訴正歷經青春疼痛與成長黑暗路而傷痕累累的你,希望你能在「明天要出門好痛苦」的夜晚,閱讀本書,得到解方。

直至今日的日本,中、小學每天還是會發生1000起以上的霸凌事件,一年累積超過41萬件!無法絕跡的霸凌現象,正因網路時代來臨,在LINE、Instagram、推特、Facebook⋯⋯等社群裡轉變得更為隱密、難以察覺,卻更為嚴重!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擁有站在他人立場著想的同理心,並創造出守護每個人個性與尊嚴的安心場所?本書中,中川翔子除了分享自己被霸凌的成長經驗,也採訪了日本《拒學新聞》總編石井志昂與不同世代的孩子,了解社群時代的霸凌現狀,進一步思考「為了消除霸凌,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麼事情」。

getImagePhoto Credit:大好書屋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