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投诉中的恶意“碰瓷”该治治了
一位顾客连续3天都点同一种外卖餐食,每次都给出差评,外卖理由是投诉菜没有放盐、饭菜内有异物等。中的治被投诉的恶意北京某餐饮门店的老板表示疑惑:店内用餐的消费者极少反映吃出异物等情况,外卖用的该治食材、操作过程与店内一致,碰瓷为何屡屡出现问题?外卖他怀疑被“恶意投诉”,遂反馈给了外卖平台。投诉近日,中的治在各方协商下,恶意顾客撤销了投诉。该治 外卖平台一些商家被消费者“碰瓷”,碰瓷“恶意投诉”的外卖情况并不鲜见。近日,投诉河南开封一女子点外卖后谎称吃到铁丝,发出带有血迹的照片向商家索赔。然而,商家发现这是该用户第二次用同一张照片索赔。 该商家联系了周边门店后得知,周边不少门店都被该女子投诉过,理由都是吃出铁丝,并且都被索赔了50元~100元不等的赔偿款。外卖平台核实后表示,该用户共发生过177次索赔投诉。目前,该用户的账号已被平台封禁,多个商家已向当地警方联合报案,警方也已立案调查。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消费纠纷调解员任鸿认为,外卖交易中,因商品脱离商家视野,在商家无法提供抗辩证据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恶意投诉”。“如消费者在外卖中加入异物,然后拍照说是商家所为,很难辨别真假。但如果消费者经常投诉,难免露出马脚,平台后台也有投诉记录,可以识别出来。”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明表示,如果没有投诉机制,就会损害消费者权益;但如果机制不够完善,就会因为纵容“恶意差评”导致商家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消费者“恶意投诉”显然不受法律保护,这种行为首先涉嫌诈骗;其次,要求商家赔偿甚至威胁商家,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 有些“恶意投诉”的消费者已受到法律制裁。去年,武汉一男子在6个月内向平台恶意索赔115笔订单,骗赔总金额近2万元。法院认为该男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认为,外卖平台应该完善投诉机制,维护商家合法权益,保持“生态平衡”。他建议商家、平台,遇到可疑投诉,不要一味赔偿息事宁人。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张韬也建议,外卖平台应进一步改进相应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投诉奖惩机制、畅通申诉渠道,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保障商家的合法权益。(记者 刘兵)外卖投诉中的碰瓷恶意“碰瓷”该治治了
编辑:汤晓雪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8-04 08:53:4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履职故事】聚焦老龄化 聚力献良策_
- 古镇口大热,国家战略为九里晴川打call!
- 晋江研发上线“人才政策AI计算器”数字平台
- 利用“好评返红包”作虚假宣传 菜友小吃店被处罚
- 北京石景山: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 我要上班!颱風火車停駛 男偷機車北返蘇花公路遭逮
- 洪蘭:誰擁有真相?|天下雜誌
- 名山区中峰镇海棠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羽毛球奥运冠军安赛龙:有机会想在杭州品茶 尽情享受
- 台灣要追求恆久的成功|天下雜誌
- 吃到了会发光的虾肉是核污水导致的?2月科学流言榜来了→
- 一项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公布:清华北大浙大蝉联总榜排名前三—新闻—科学网
- 利民公司开展公交车应急演练
- 汉阴法院:耐心沟通解民忧 高效解纷获点赞
- 还生鲜“本色” 浙江金华开展农贸市场生鲜灯专项整治
- 集体抢滩下 三四线市场能否承受房企目标重任?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盘点各具特色的青岛高新区5大产业园
- “黑校车”严重超员 当事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 「直播0元购」丙酮中马拉硫磷、甲醇中灭多威等溶液标准物质现货供应,新客免费试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