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细胞》:注重与中国科学家探索新合作
从事科学编辑已经17年,分细担任《分子细胞》期刊主编也有5年多,胞注但我此前从未到过中国。重中作 然而,国科我和许多杰出的学家新合中国科学家都有过交流。过去几年,探索中国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分细数量和质量都在持续增长。我始终认为,胞注能亲眼看到这种进步,重中作与中国科学家面对面地交流,国科让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学家新合并思考未来的探索合作。 今年1月,分细我首次来到中国,胞注走进上海、重中作杭州和北京3座城市,拜访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60多位中国科学家。我还有幸在各到访单位发表演讲,分享《分子细胞》感兴趣的科学领域,以及中国科学家如何与我们的编辑乃至细胞出版社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进而发表令人振奋的学术成果。 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的研究和科研设施令人印象深刻。显然,招募顶尖科学家和支持他们从事科研的行动正收获回报——中国在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 《分子细胞》于1997年创立,以打造“最佳分子生物学”的家园为宗旨,是细胞出版社旗舰期刊《细胞》姊妹刊。 多年来,它始终坚守办一份具有高影响力期刊的初心并快速发展。研究人员竞相在《分子细胞》上发表重要研究发现。它最初的理念与我们最近推出的多期刊投稿平台也很相似。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可选择多刊审稿服务,把研究论文同时投递给多本期刊。比如,科研人员可同时把论文投给《细胞》或《分子细胞》。 众多领域的学者都把《分子细胞》视为发表其重大科学发现的理想家园。业界认为我们刊发的一些论文是基础性的,指引了基因表达机制、基因组维护、蛋白质质量控制、代谢、癌症、炎症、免疫等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这些基础发现已成为开发工具(如用于基因组工程或靶向蛋白质降解)或疾病治疗框架的一部分。像DNA、RNA和蛋白质的生产、维护和周转等领域的研究通常都会发表在《分子细胞》上。 随着更多领域发展得愈加成熟,我们青睐的文章主题也在不断随之调整。展望未来,我们会将重点继续放在理解生物学的分子机制层面,同时发表有关重大科学发现、新兴技术与研究资源有关的研究。 在这次访问中,我了解到的许多优秀科学研究都非常符合《分子细胞》的办刊宗旨,以及论文发表的目标。我们认为理想的研究应该是能促进“开辟生物学新发现、理解生物学背后分子机制及开发未来发现和机制探索新工具”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基于以上所见,我相信中国论文发表的数量将进一步增长,我们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互动也将持续增加。 例如,我们正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同组织“细胞研讨会:功能性RNA”。这次会议将加强我们与该领域中国顶尖科学家的联系,并帮助全球研究人员了解中国正在从事的重大科学研究。这也为细胞出版社的编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更多中国科研人员的机会。 此外,我希望参加我演讲并了解科学编辑责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能受到启发,并考虑将其作为未来职业选择之一。细胞出版社在中国已经有多位编辑,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 (作者系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主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现代五项冠军赛青岛站结束
- 我县对县直机关办公场所环境卫生进行专项督查
- 一个人口大县的就业扶贫实践
- 省发改委来我县督查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
- 泉州市关爱孤独症儿童 2024年发放救助金2000多万元
- 【十九大时光】我县开展系列活动喜迎党的十九大
-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
- 再战当决战 盘点再冲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 自研系统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
- 集镇大“变脸” 桃园赛“桃源”
- 我县召开9月份民生工程调度会
- 枞阳县“五务”公开监督平台正式上线投入运行
- 粤港澳大湾区羽毛球青少年公益训练营结营
- 勿忘国耻 铭记九一八
- 县诗词学会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 黄学龙来我县督查引江济淮工程
- 美团骑手养老保险试点 泉州先行
- 全县2017年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 我县2017年秋季主体班开班
- 我县首家人才实训基地暨孵化器项目成功签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