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電影口述影像、手語美術導覽⋯⋯10種共融設計,讓每個人都能「無障礙」感受美與藝術

看電影、電影導覽逛博物館、口述看舞台劇、影像藝術參加導覽活動⋯⋯是手語很多人感受藝文魅力的方式,也是美術每個美與生活中重要的休閒娛樂。

但是⋯⋯,像是種共障礙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融設人都視障者、計讓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感受人,怎麼參與這些藝文活動呢?例如,電影導覽有沒有無障礙設施能夠進入場館?怎麼感受電影的口述視覺和音效?

多多今年常介紹到的CRPD(保障身心障礙者權利的公約),其實明文規定著:國家需要保障身心障礙者參與文化的影像藝術權利!具體來說就是手語,各類藝文活動/場館,美術每個美與必須提供「無障礙」參與方式,讓不同身體需求的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其實,近年台灣除了增加了許多相關設計,跨出落實公約的重要一步,也有越來越多藝文領域的工作者,帶著「藝文平權」 理念,在電影、舞台劇、舞蹈、美術等活動中,運用多元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無礙參與。

多多這次蒐集了10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來看看這些藝文活動/場館,用什麼方式,讓聽障者感受到電影中的聲音、可以跟著音樂舞動;視障者彷彿看見了舞蹈、色彩⋯⋯。

1、電影口述影像

「一艘二次大戰時期的輪船在海中航行,一位男士穿著風衣,獨自站在船前並凝望著大海⋯⋯輪船緩緩前行,在海面劃出了一道長長的白色浪花。」

這段描述是經典電影《海角七號》的片頭口述影像。口述影像是把畫面說出來,用說的來反映影像、提供劇情的關鍵視覺訊息,讓視障者獲得完整的觀影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口述影像不會介入多解釋畫面以外的意義。例如,男主角騎腳踏車載女主角的畫面,口述影像的描述會是,「女主角坐在男主角身後,頭靠在他的背上、露出微笑。」

而不會是過於主觀的詮釋語句,例如「女主角想起和男主角過去美好的時光,於是露出幸福的微笑。」

口述影像設計師往往須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和實作,累積對用字和視覺元素的敏銳度,並在每一次設計腳本時,反覆來回觀看影片,修正每一句穿插於對白和劇情之間的描述,是字斟句酌的專業。

台灣今年終於推出口述影像院線片

台灣近年,雖然已推出不少口述影像版本的電影,但大多是已下檔的舊片,只能在特映場次或線上觀看。

例如新北市的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有定期播映非院線片的口述影像版,但是場次有限,也因為是安排口述員在影廳內現場口述,對於沒有口述需求的非視障觀眾,可能會不習慣,甚至會對觀影造成干擾。

因此,視障者往往沒有機會和非視障的家人、朋友,一起進影廳看電影。

但是2022年11月起,台灣終於首度有口述影像版院線片 了 往後只要是有製作口述影像的國片,上映期間就會在戲院推出。

另一個突破點在於,影廳藉由裝設「口述影像播映系統」,讓視障者只需要無線接收器和耳機,就可以聽見口述。所以未來視障者、非視障者,都可以在同一個影廳一起看電影。

另外,也有不少線上影音串流平台,如NETFLIX、APPLE TV上的影視作品,也越來越多配有口述影像,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在介面上自由選擇是否搭配口述。無線電視台如台視、公視、中視也有部分口述影像節目/電影,在網路或電視上播映。

2、舞台劇口述影像+觸覺導聆

1Photo Credit: 國家兩廳院
視障者使用兩廳院提供的口述影像共融服務。

不只是電影有口述影像,舞台劇等表演藝術也有。

近年來,開始有編舞家著手撰寫舞作的口述腳本,或和口述影像設計師合作,舉辦工作坊,引領視障者以身體律動認識舞蹈,再請大家針對口述影像腳本回饋意見,一步步修正撰稿的盲點、優化腳本的表現。

舞作正式演出時,觀眾只要領取一台無線接收器,戴上耳機,就能在開演前,先聽到舞台空間、演出角色的姓名和外貌特徵的介紹,讓人一踏入劇場,就逐步融入劇情。

演出一旦開始,就會聽到演員的出場、走位、動作、角色間的互動,甚至舞台上的光線變化等描述。

這些「聲音」 ,並不是隨口說說,皆出自口述影像工作者的專業。視表演不同,有時須花費1-2個月跟著劇團/舞團一起工作,跟著排演、詢問導演細節,才能完成一齣戲的口述影像腳本。

搭配觸覺前導

除了語言,有時候「圖像」更能輔助我們理解和感受事物!對於視障者,則可以透過觸覺來感知圖像。因此有些表演會搭配「演前觸覺導聆」,讓觀眾一邊觸摸舞台模型、佈景、道具,或演員服裝,一邊聽導覽。

透過這些方式,觀眾可以更深入感受劇場氛圍,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人物性格。

此外,在欣賞表演之前,若能舉辦肢體工作坊 ,也是讓視障者更理解作品 的重要方式!因為口述雖能描述舞者千變萬化的動作,觀眾還是不容易理解其中的肢體語言和張力。

例如,當耳機傳出,「舞者倒下來了」的描述,視障者無法知道他是如何倒下的,以及倒下的動作,在舞蹈中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透過工作坊,編舞家可以帶領視障者親身體驗舞蹈動作,「從彎膝、下沉、屁股著地,到腰部、背部、肩膀、手臂和頭部的落地」,感受舞者倒下的方式。

曾參與舞蹈工作坊的全盲視障者便說,這些經驗讓他從身體內在看到了這部作品。

這些方式哪裡有?

台灣目前在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等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都有不定期的口述影像搭配觸覺導覽場次;

表演藝術團體中也有「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黃翊工作室 +」,這幾年不僅推出口述影像場次表演,也持續用工作坊等多元方式推廣、分享製作口述影像的經驗。

3、非視覺美術創作

在畫紙上,用筆描繪線條、圓圈,再用水彩抹上五顏六色、混色;用剪刀在紙片剪下圓形、三角形,在紙板上拼貼、塗上油墨⋯⋯。

這些創作方式,一般來說,是創作者透過眼睛和手,來操縱圖案的點線面、透過視覺美感經驗,來調配色彩的運用。

然而,上述創作過程,其實是一群視障者,正在以「非視覺美學」的方法,進行彩繪、版畫創作。這是一種嘗試打破視覺侷限,用聽覺、觸覺、嗅覺,或身體知覺,來進行藝術欣賞和創作的方式。

例如,使用特殊的繪圖工具,讓人能觸摸到繪畫的線條,視障者在繪圖中因為得到足夠的觸覺回饋,會更有興趣創作;用手指測量畫紙的尺寸,練習分區塊定位構圖。

或是透過他人引導,認識色彩和生活/感官經驗的連結、透過受專業培訓的老師,用口述影像說明色彩效果;用觸覺感受顏料水分的多寡對上色效果的影響。

現正開發中的通用美術教材

在台灣的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就將這些美術方法做成教案,透過帶領課程、工作坊、培訓非視覺美學種子教師,讓越來越多不同障礙程度的視障者,都可以進行多元的創作,例如雕塑、版畫、水墨等,並逐步累積視覺之外的美術能力。

除此之外,學校美術課也是培養美術素養、學習創作的起點。但是過去的美術課本,幾乎沒辦法讓視障者閱讀理解。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