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地獄地圖》:非善非惡、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中間世界」——靈薄獄、巴爾撒克、中陰

文:愛德華.布魯克希欽(Edward Brooke-Hitching)

中間世界 Midworlds

死後世界的中間領域之中,最為西歐人熟悉的地獄地圖就屬靈薄獄和滌罪所了,這是非善非惡個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地區,可見於世界各地的介於間信仰系統。拜火教的天堂「哈米斯坦根」(Hamistagan, 指處在靜態平衡之中)便是與地獄之獄巴陰一例;九世紀時,祭司瑪奴斯依荷(Manuščihr)編寫的中間拜火教典籍《達斯坦依德尼格》(Dādestān ī dēnīg,指虔誠的世界決定)提到,這麼一個非善非惡之地,靈薄專門預備給無法清楚歸為邪惡或是爾撒善良的靈魂,讓他們待著等待審判日的克中到來。

哈米斯坦根與天主教的靈薄獄較為相似,與滌罪所的地獄地圖功用較為不相同,因為大家認為哈米斯坦根是非善非惡個無趣的等待之地,並不是介於間個有處罰和淨化火焰的場所。祭司瑪奴斯依荷的講述中,指出亡者可以在一個與我們不同的空間裡重新活一遍,在此多做一點好事,這樣最後就能晉升前往天國聖樂堂。對於這個地方的描述,一開始是形容成了無生氣的體驗,但後來文獻則述說是個氣溫與地球類似的環境,冬天會冷、夏天會熱。

在伊斯蘭教裡,有個類似的地方稱為「巴爾撒克」(Barzakh,指阻礙、障礙或是分隔),人死後、復活之前的暫居之處;這裡的罪人會受懲罰,十足善良者則能享受安逸(不過,小孩歸屬無辜,因此可以豁免直接往天堂去,到亞伯拉罕的愛裡去)。《可蘭經》裡只提到巴爾撒克三次,且只有一次明確指出是位在地球和天上之間的邊境(另外兩次是用作比喻,指地峽,介於鹹水——就是我們的這個世界——和來世的新鮮甜水之間)。多位穆斯林學者認為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但也有學者完全忽略不理。

中世紀的伊斯蘭教法學家伊本.泰米葉(Ibn al-Qayyim,生於1292年,卒於1350年),發展出一套觀點,指出聚集在巴爾撒克的靈魂,會與跟自己潔淨程度相當的歸類在一起。蘇菲主義(Sufism)中,阿拉伯安達魯斯穆斯林(Arab Andalusian Muslim)的學者伊本.阿拉比(Ibn Arabi,生於1165年,卒於1240年),相當重視巴爾撒克,宣稱這可不只是個邊疆之地,而是連接無形和有形世界的重要橋樑,若沒了巴爾撒克,那沒有一個世界有辦法存續下去。

而佛教輪迴之中,佛陀往生後,使用中陰(bardo)一詞表示死亡與重生中間的過渡階段,此詞常用來與靈薄獄觀念相比較。藏傳佛教尤其重視中陰,典籍《西藏度亡經》(Bardo Thodol,即「中有境救度」)裡的重點也是在談論中陰。傳統認為此本經書是蓮花生(Padmasambhava)於八世紀編輯完成,也就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寧瑪派(Nyingma)所尊稱為「第二佛陀」的蓮花生。

該書解說了該如何看出死亡的跡象,以及該舉辦什麼樣的法事,但主要內容不是要給亡者讀,而是要幫助在世的人想像死後世界的情況,指引往生者於投胎轉世前,在中間世界渡過49天。

p_135_8世紀西藏畫作,和平與憤概的中陰神明。Photo Credit: 創意市集出版
八世紀西藏畫作,和平與憤概的中陰神明。

《西藏度亡經》把這段過渡期的存在形式分為三類;第一個是臨終中陰(chikhai bardo),亡者會經歷「實相清楚的光」,又或是幾近的體驗;接著是實相中陰(chonyid bardo),亡者可一瞥佛陀的千變型態;然後就是受生中陰(sidpa bardo),在此亡者會依據其業力(karmic level),出現各種不同的幻覺,從地獄猛獸到熱情交纏的伴侶皆有可能出現。再加上另外三類中陰,清醒意識狀態、禪那(dhyana)狀態、一般睡夢狀態,意識狀態總計有六種中陰分類。

西歐發展出靈薄獄與滌罪所之前,傳統對於中間世界的觀念主要是來自希臘神話。如荷馬著作《奧德賽》提到黑帝斯裡有個地區叫做水仙平野(Asphodel Meadows),會被送到這兒的靈魂都是不夠良善、進不了至福樂土(Elysian Fields),但卻也沒罪惡到得被送進黑帝斯的地獄深處,即冥界塔耳塔洛斯。

荷馬在《奧德賽》24章14節,描述水仙平野是「亡靈的居住之地」,而古希臘詩人和評論家傳統上都認為這是個宜人的地方,並把「水仙」解讀為指草木蒼翠之地,這地方有著近似天堂的宜人舒適。同樣的,文藝復興時期後,像是英格蘭詩人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生於1688年,卒於1744年)便藉此引用,並發揮成「快樂的靈魂居住在滿是水仙的黃色平野」。但是,荷馬在《奧德賽》共在三處提到水仙平野(11:539、11:573、24:13),皆形容為非常憂愁不愉快的樣貌;水仙平野有著黑帝斯的真實樣貌:沒有歡樂,沒有陽光,漆黑瀰漫,亡者蒼白的靈魂哭喊尖叫,漫無目的地閒晃,就像是影子、夢境一般。

靈薄獄 Limbo

p_137_《耶穌下到靈薄獄》Photo Credit: 創意市集出版
《耶穌下到靈薄獄》

羅馬天主教神學裡,有個靈薄獄(limbo,源自拉丁文「limbus」,指邊界)的觀念,是種位在地獄邊緣的地點或狀態。基督教經文其實沒有提到靈薄獄,1992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所委託完成之天主教教會教理,其總結之天主教信仰的內容也未提及靈薄獄。其實,靈薄獄的觀念是中世紀歐洲詮釋經文、推理思考出來的想法,此地是被原罪玷污的死者終點,至於可與神喜悅做伴的靈魂會被拒絕進入,而得永生在地獄受苦的靈魂也不得進到這具備神仁慈本質的地方。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