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海宁一男子突然住进医院!只因接到一个电话!他还特别惊喜…

去年11月份
生活在海宁的杨春雷
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他竟然十分惊喜
之后就住进了医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


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杨春雷来自安徽,他今年36岁,男突2009年来到海宁,然住2014年入党,进医目前在海利得担任生产班长的院只因接职务。


图片


说起这次捐献行动,杨春雷表示,别惊从19岁开始,海宁还特自己就坚持无偿献血,男突累计献血量超过10000毫升。然住同时,进医他也是院只因接市人民医院组织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2015年,到个电话他得知每年的别惊5月是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采集的日子,就在2015年5月8日,海宁还特他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图片


去年11月份,海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突然给杨春雷打电话,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杨春雷知道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概率并不高,所以接到电话那一刻,他格外惊喜,毫不犹豫答应了。


高分辨检测通过后,杨春雷为了这次的捐献进行了一系列的体检。第一次去做捐献前体检的时候,有点脂肪肝,血压有点偏高,差点就不合格。为了能把更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他保持清淡饮食,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每天早晚坚持跑两公里。“担心脂肪肝,我红烧肉都不敢吃了。”


1月28日上午,杨春雷在海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其他志愿者的陪同下,入住省人民医院,开始连续五天的“动员剂”,一次比一次浓度高。


图片

△杨春雷(右)


昨天,杨春雷顺利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行,鲜红的血液从杨春雷的左手臂缓缓流出,经过采集器的高速运转,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慢流进采集袋,汇聚成一袋“生命的种子”。


图片

图片


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其实一直是杨春雷心里的一份挂念。“我的叔叔当年就是患白血病,17岁不幸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救人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带去生的希望。”


至此,杨春雷成为浙江省第7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嘉兴第7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海宁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救落水儿童、热心献血
他是位平凡英雄

作为一名党员,其实这已经不是杨春雷第一次救人了。


图片


2020年3月30日的中午,杨春雷走在小区里,突然听到有人呼叫,他闻声赶了过去,只见一个小男孩在水中挣扎,有一位女士正拽着小男孩,但拽不上来,旁边还有一位大妈在急呼救命。杨春雷立即冲了过去,一把将小男孩从水里拉了回来。


当时男孩被救上岸后,全身发紫,没有意识,杨春雷立即给孩子做了急救。大约一分钟,孩子恢复了呼吸。医生说,多亏了当时的急救,否则孩子可能有生命危险。


受捐者的感谢信


大潮君了解到,按照捐献双盲原则,杨春雷不知道受捐者的信息。当天,杨春雷收到了来自受捐者的感谢信。


“尊敬的好心人: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我的医生告诉我,找到了匹配的志愿者,我感觉上天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让我看到了光明,有了未来的向往。非常感谢您大爱无私的精神……”这封来自受捐者的手写感谢信,牵系起了素未谋面的两个人难以割舍的缘分。


当天中午12点47分,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这袋“生命种子”被医务人员放入冷藏箱,马不停蹄送往另外一个城市,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图片


当然,随同“生命火种”一起送走的还有杨春雷的祝福:“祝你早日康复,不要气馁,家人和社会都需要你。”


图片


点击下方潮视频

来看看杨春雷是怎么说的



本文由大潮网微信公众号(ID:dachaohn)独家采访编辑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贺洁靓  王哲能  高济元  

通讯员:王黎

编辑:柳晴 姚家莹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