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有助於理解孩子行為的「ATM行為分析法」

文:胡展誥

ATM行為分析法

接下來,出口我要介紹一套理解孩子行為的更的技術──「ATM行為分析法」。這是需被行為行為我從多年工作經驗中整理出來的架構,也是聽懂我在理解來談者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提到ATM三個字,有助於理我知道你一定很熟悉如何從ATM提款機領鈔票,解孩但學會這套分析方法,分析法在幫助你深入理解孩子行為這件事情上,出口更是更的價值連城。最重要的需被行為行為是,這套行為分析法並不局限在兒童或青少年,聽懂也可以用來解讀各個年齡層的有助於理行為。

為了方便閱讀與理解,解孩我盡可能將理論簡單陳述,分析法並且說明具體的出口操作策略,讓你在閱讀之後能夠實際運用在了解孩子的行為上。

請想像一下:身為大人的你觀察到孩子要出門時,通常會問什麼問題?

第一個直覺脫口而出的問題,大概就是「你要去哪裡?」對吧?

接下來,當孩子說出他要去的地方之後,你有很高的機率會追問下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去那裡?」是嗎?

如果你經常與孩子出現這種互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掌握這套技術的主要結構:觀察行為、確認目標、探索動機。

ATM行為分析法著重的就是這三個步驟,依序為:

  1. 觀察孩子表現出哪些行動(action);
  2. 理解這些行動想要達到的目標(target);
  3. 探索孩子之所以想達到這些目標的背後動機(motivation)是什麼。

觀察行動(A):看見孩子的行為

想要解讀孩子的行為,你得先觀察到孩子表現出哪些行為。

別以為這件事情很簡單,每當我與家長和老師確認孩子對某件事情的反應時,就常遇到他們聳聳肩說:「沒有啊,孩子沒有什麼反應。」「不知道,我沒注意到。」「什麼特別的行為?行為不是都一樣嗎?」會這麼說,代表我們對孩子的觀察還不夠仔細。

在這裡我提供幾個觀察的訣竅,提升你對孩子的觀察力。

  •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都很重要

「看得見的行為」是指那些偏向外顯、輕易就能觀察到的舉動,例如打架、罵髒話、偷竊、打掃家裡、寫作業。而「看不見的行為」不是指孩子躲起來、暗地裡從事的行為,而是與外顯行為相較之下,比較不容易被觀察到的內隱行為,通常偏向靜態且動作較微小。兩者的差異可以參考表格:

情境

看得見的行為

看不見的行為

生氣時

打人、罵人、破壞東西

生悶氣、壓抑情緒

緊張時

逃離現場、語無倫次

沉默、身體僵直

開心時

手舞足蹈、哼歌、大聲說話、開懷大笑

不動聲色、沒有明顯表情

看到想要的東西

存錢買、要求父母買、偷竊、向朋友借來用

忍耐、不說出來

緊張或焦慮時

破壞東西、攻擊、咬指甲、不去學校、說出情緒

做惡夢、失眠、討厭自己

我在這裡刻意將行為區分為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兩大類,目的是要提醒你:不是只有明顯的或激烈的行為才值得被注意,許多隱微的舉止也很需要被關注,因為孩子經常藉由這些看不見的行為向我們傳遞豐富的訊息。

因此,某些在定義上較為模糊的行為(好比說肚子痛、偷捏弟妹一下)到底是要歸類在看得見的行為還是看不見的行為,這就不是重點了。你不需要把力氣花在將某個行為歸類到某一個類別,你只需要在觀察孩子的行為時提醒自己: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都很重要。

  • 需要留意觀察的情境

行為與情緒一樣,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現象,你只能說當下的情緒很平穩,但不能說當下沒有任何情緒;同樣地,沒有人能說自己當下沒有任何行為,只能說你可能正在睡覺、放空,或者行為微小到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當你無法觀察到孩子有特別的行為時,一方面是因為你主觀認為某些行為很普通、理所當然,不需要特別留意;另一種原因是,你不知道該特別留意哪些面向,所以觀察不到孩子當下正在做什麼。

如果一時之間想不到可以在哪些情境下觀察孩子,你可以這樣思考:「大多數的人遇到哪些事情時,會有明顯的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緊張……等情緒?」然後挑選出這些情境,練習觀察你的孩子(或某個學生)在這些情境中的反應。

在這裡我舉出一些情境,為你示範可以觀察孩子行為的面向:

情境

你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這些行為反應

遇到挫折時

生氣、放棄、反思、再次嘗試、自責、歸咎他人……

進入陌生環境時

退縮、躲起來、被動、主動與人互動、沉默、哭泣、好奇……

面對衝突時

退縮、攻擊、打岔、害怕、無法判斷狀況、愣住……

面對新事物時

拒絕嘗試、自我否定、好奇、期待、謀定而後動、躍躍欲試……

參與團體活動時

與他人合作、獨來獨往、能夠表達想法、順從他人、關心他人、只在乎自己、能夠排隊、無法等待……

確認目標(T):透過這個行為,孩子想要到達哪裡?

談到「目標」,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理財、升學或找工作,是一連串重要而複雜的規劃。事實上目標可大可小,而且人類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朝向某一個目標前進。

  • 行為是為了獲得主觀的好處

俗話說:「殺頭生意有人搶,賠本生意沒人做。」從事心理諮商多年,我深刻體驗到人類的每一個行為,幾乎都是為了獲得某個主觀對自己有利的好處。而這個主觀的好處,就是個人想要達到的目標。

請特別留意「主觀」這個概念。主觀強調的是個人的觀點與感受,而不是多數人所認同的客觀概念,例如:

  • 你認為大吃大喝會傷害健康,但我可以用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 你認為不寫作業會被老師罵,但我覺得能擁有更多時間玩耍。
  • 你認為打架是不對的行為,但我能夠有效阻止朋友繼續嘲笑我。
  • 你認為談戀愛浪費時間,但我覺得被喜歡是美好的事,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 你認為自願當班長很傻,我卻能感受到被別人需要,覺得自己有能力。

在這些情境中,前者就是大人認為的客觀好處,後者則是孩子內在世界追求的主觀好處。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客觀好處都是基於大人的善意,但唯有能夠理解孩子想要追求的主觀好處,才有機會走進他的內心、架起溝通橋梁。

  • 目標具有強大的引導性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說:「每個行動都有一個目標,使得整個心靈生活統整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結果心靈活動的每一個部分,都包含朝向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註:引自《從個體到群體: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入門》(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亨利.史丹(Henry T. Stein)著。)

人類的行為具有高度整體性,一旦孩子設定了某個目標,他的行為、態度、觀點都將調整為與此目標方向一致。

假如一個孩子從小立定志向要懸壺濟世,那麼成為醫生就是他生涯的「目標」,而他所採取的「行為」,就是所有能夠幫助自己往這個職業邁進的方式,包括: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藉由諮詢或閱讀深入了解醫生的專業生態;透由擔任醫療志工來提升對醫療系統的認識。

假使一個孩子看到同學被讚美時,他可能期待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眼中受矚目的對象」。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努力獲得好成績;在班級爭取擔任幹部的機會;做好分內的打掃工作;成為朋友眼中熱心助人的同學;在家裡得到父母親的肯定。這些方式可能就是孩子展現於外的行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