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运动一日两人被“热倒”医生提醒:谨防“高温病”
原标题:高温天运动一日两人被“热倒”医生提醒:谨防“高温病” 海峡网8月9日讯 (泉州网记者 苏玮杰 文/图)连日来泉州持续高温天,热倒不少有运动习惯的高温市民依然坚持锻炼,不过炎热天气下进行运动要慎防疾病侵袭。天运这不,动日昨天就有两人在运动中被“热倒”了。两人 在中山公园,被医医护人员抢救晕倒的生提老人。 市区中山公园 老人晨练晕倒 疑似患低血糖 昨天上午7时许,醒谨在市区中山公园,防高一名71岁老人锻炼时突然晕倒在地。温病一旁市民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热倒公园安保人员立即为急救车留出救援通道。高温 120急救车赶到后,天运医护人员对该老人进行检查,动日初步诊断为晕厥、两人乏力,疑似低血糖。所幸经过现场救助后老人平安无事,目前已就近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救治。 医护人员提醒,高温天气体力消耗大,人体营养没有得到保证就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且低血糖状态下再遭遇高温,尤其容易引发中暑。患者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而且运动切勿过度,感到不适应尽快向周围人员求助。 男孩在海峡体育馆晕厥,医护人员现场急救。 市区海峡体育馆 男孩跑步晕厥 出现心跳骤停 昨晚8时30分许,在市区海峡体育馆,一个10多岁男孩跑步时突然晕厥,幸亏旁边三位市民急忙伸出援手。他们查看男孩的状况,发现已没有脉搏,用手摸脖子也摸不到颈动脉跳动,于是立即帮男孩做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医护人员急忙赶到救助,男孩意识恢复清醒,随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目前该男孩已经离开医院。 经诊断,该男孩现场晕厥,出现心脏骤停,嘴唇擦伤,苏醒后心律不齐,疑似有心脏病史,医生建议该男孩尽快到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后以便治疗。 热闻回顾 篮球赛中突倒地 26岁男子猝死 8月4日晚间,在晋江安海镇,一名26岁男子在篮球赛中突然倒地,经医院全力抢救仍回天乏术。 这一悲剧发生于当晚8时多,在安海镇田坑球场,这里正举行镇级篮球基层联赛,各村组队分四大组别进行对抗比赛。据了解,当时医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发现该男子心脏呼吸骤停,已无生命迹象。随后,该男子被送到医院,院方尽最大努力施救,但仍回天乏术。死者姓李,安海庄头村人,今年26周岁,还没结婚,当晚参加球赛。一村民告诉记者,当时在赛场上,死者突然一脸难受,蹲下后就瘫倒在地。其他球员发现后,赶紧拨打120求助,有经验的人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急救,可惜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相关链接 高温猝死8个信号 一定要了解 虽然立秋已过,但泉州目前还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民间也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持续性的高温,人们很容易出现中暑,甚至患上热射病或高温猝死。据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温猝死都是心脏惹的祸,猝死前,多半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心肌“缺氧”。当气温超过34℃时,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人体大量排汗,全身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这些都增加了心脏的负荷。同时,体表血管扩张,皮下血管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进而影响到了心肌供血。这都大大增加了心肌缺氧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进而“逼停”心脏。 猝死本身很难预料,但多数发生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征兆,最常见的表现为胸闷、胸痛、四肢乏力、冒冷汗、头晕等。在夏季,如果有以下八个症状,应格外引起注意,及时就医,排除隐患:1.室温正常的情况下,手脚突然冰凉;2.耳垂皱褶;3.眼皮突然长黄斑;4.双脚肿胀;5.走路时有绞痛感;6.肩颈臂痛而且会转移;7.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8.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要避免心肌“缺氧”,防止高温猝死,就必须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作息规律。如果出现失眠、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亚健康信号,一定要尽快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延伸阅读 高温运动须防三“热病” 最近泉州持续高温,在炎热的环境中锻炼身体,须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否则不但达不到锻炼目的,反而会罹患“热病”,严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热晕症】 是由于锻炼时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改变而引起的。健身时大量出汗可引起身体失水,使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皮肤散热需要,体表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再加之头部受热过多,引起机体强烈反应。 主要症状: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神志恍惚,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热痉挛】 是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水失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肌肉的生物敏感性改变,引起肌肉痉挛,其中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容易发生痉挛。 主要症状:肌肉痉挛、口渴、疲劳等。 【热衰竭】 是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和热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热环境锻炼的要求而导致的机体部分器官功能紊乱。 主要症状: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升高,严重者体温可达42摄氏度以上,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有时流鼻血,步态蹒跚甚至昏倒。 ●对症施救 运动专家提醒:当锻炼者发生“热病”或有先兆时,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喝些含盐饮料或藿香正气水,严重者应就医。肌肉痉挛者除服用含盐饮料外,可牵引痉挛的肌肉也可用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摩擦。高热衰竭者应迅速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解衣服然后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扇风、头部冷敷、用温水或50%酒精或白酒擦身等。少量多次地补给凉的淡盐开水或清凉饮料。头痛剧烈者应冷敷头颈部掐点或针刺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对病情较重的病人在积极进行急救的同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中暑急救“四字诀”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病症,发生中暑如何应对,请记住“搬擦服掐”四字诀。 ●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风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被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 最近发表
-
- 广西西林:严查对未成年人“有奖销售”行为
- 《娛樂已死未?》:2021年,由姜濤開始
- 歷時13年南橫5月1日將全線通車:道路管制、入山申請一次看
- 推動雙語教育:花蓮縣教師甄選「考英語不考專業科目」惹議,教育處回應「複試有考」
- 泉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
- 【影評】《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山姆雷米驚悚風格明顯,但沒邏輯的怪異剪輯有嚴重斷裂感
- 《德國人沒那麼愛工作》:公司賦予員工「最少要休六天以上長假」的義務,業績也沒有下滑
- 王國材稱勞動節台鐵不加班「民眾輸最多」,籲不同改革方案公開談判、工會指責交通部搞分化
- “葡萄中的爱马仕”价格下跌 阳光玫瑰种植是否仍有“钱景”?
- 澤倫斯基:烏克蘭戰後重建,需要媲美「馬歇爾計畫」的援助
- 随机阅读
-
- 信息学奥赛谢绝12周岁以下儿童参赛
- 【小說】《我的祕密河流》選摘:你的名字「威廉.索恩希爾」就像泥巴一樣,到處都有
- 華視6度出包,董事長鄭自隆回聘劉俊麟任副總,NCC:8月期中評鑑要求提出檢討報告
- 顛覆教科書觀念!中研院發現第三種細胞分裂模式「無合成分裂」,《Nature》期刊專文推薦
- 黑龙江哈尔滨:“百日行动”护航旅游市场
- 【專訪】《權力製造》作者柯映安:家族企業一代是狼、二代是哈士奇,不同物種還是要一起工作
- 小米遭印度當局擴大審查,涉嫌非法匯款扣押超過7億美元
- 【音樂】「昇式情歌」為何特別動人?聽聽質樸、真誠而收斂的〈子夜二時,你做什麼?〉
- 编一根30元,满头177根共5300元……女子编完脏辫傻眼了
- 蟹柳真面目:蟹柳不含蟹肉?還有好多糖分?
- 牢記八大基本社交禮儀,一起為創造職場良好互動與工作氛圍努力
- 當仿生人夢見自己變成人(上):從《銀翼殺手》美學觀點,挖掘科幻片的人造人定位
- 甲醇中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保障实验准确性
- 台灣為什麼推「雙語教學」?從師資培育到政策白皮書都顯示,雙語只是全英語的過渡期
- 薪水停滯造成的經濟落後(下):台灣的經濟,正逐漸被東歐國家追上?
- 全台近百萬非典型勞動者「無法可管」,立委、民團呼籲立專法保障外送員、派遣勞工
- 被污染的水中几种单一化合物或化合物基团的测定
- 8000公里之外的自由民主共同價值觀友好國家──用古典音樂拉近台灣與東歐與波海國家的距離
- 國寶喜劇泰斗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金馬獎最佳導演:「感謝幾十年來帶給大家歡樂」
- 《遠距團隊的高效領導法則》:舉辦線上會議的八個簡單步驟&讓討論更熱絡的八個小技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