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冷“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多难?
舜玉花园小区是集中济南较早采用类似集中供冷的居民小区,但仍有不少居民自行安装空调。供冷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图) “大量项目自己找上门。飞入”针对最近集中供冷的寻常火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钊颇有几分意外。百姓他曾参与设计国内多个集中供冷项目,多难其中就包括2022年夏天爆红网络的集中济南CBD集中供冷项目。 济南并不是供冷唯一对集中供冷寄予厚望的城市。从2004年我国首个城市级集中供冷项目——广州大学城项目运营开始,飞入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寻常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百姓至少有20个集中供冷项目处于运营或建设中,多难遍布北京、集中上海、供冷广东、飞入重庆、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公开资料检索的8个国内较为大型的集中供冷项目中,根据体量不同,投资最高的达到50亿元,投资最低的也超过1亿元。 “电价走高是趋势,各个城市电力紧张,通过集中供冷就能实现晚上储能。此外,集中供冷还能实现减碳。”王钊如此分析越来越多城市选择集中供冷的原因。 更大的背景是,集中供冷得到了政策的支持。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到“积极推进南方地区集中供冷、长江流域冷热联供”。 不过,在集中供冷项目在多个省市如火如荼展开之际,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从未间断的争议。 “突然就火了,很多人都来打电话问我集中供冷是怎么一回事。”一位集中供冷项目运营公司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从业十多年,“从没见过这种景象”。 集中供冷拥有众多优势,减少区域内总装机容量,减少用户侧设备投资、机房面积以及维护成本等。2000年,我国即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鼓励各地区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 王钊透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内参与区域能源项目研究、规划与设计最早也是最多的专业团体之一,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参与规划设计了超亿平方米的区域能源项目,其中已实施的建筑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在国内,集中供冷、区域供冷、区域集中供冷皆指同一件事。 简单而言,集中供冷是制冷站制备冷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末端,然后再经由回水管道回水。1962年,世界第一个冷热联供系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建成并投入运行。当时受技术限制,不论效果还是经济性,都无法与电压缩式制冷机相比。供冷公司难迈的一道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家三口”就它最“方”!国字脸丑萌“猴哥”走红
- 过年回娘家还是婆家?专家:需夫妻真诚沟通
- 55.85%的受访大学生曾边读书边交友 年轻人爱上阅读社交
- 快递滞留件盲盒,馅饼还是陷阱?
- “双减”后教培机构存逼迫辞退等乱象 员工如何维权?
- 招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一审被判处死缓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企业必须配备“五职”矿长
- “南北互跨游”须打好“特色牌”
- 王楚钦孙颖莎领衔澳门世界杯参赛名单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皖西记者走基层】足不出村实现“快递自由”
- 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
- 十部门:明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将达2.5张
- 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青岛开赛
- 年纪轻轻身体扛“造”?受访青年直言这种错误观念最普遍
- 预订“机票+酒店”套餐无法退改机票,合不合理?
- 南方地区持续雨雪冰冻天气
- 赏花踏青、春菜尝鲜 “春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 泉州三案例入选2023年度福建省公共数据应用优秀案例
-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想慢一点成长丨不惑 2024
- 大学开设恋爱课 高分标准不是“脱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