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研究發現ChatGPT診斷在遵循臨床指南上,可能略勝醫生一籌

根據《衛報》,研究醫生一項研究表明在遵循公認的發現憂鬱症治療標準上,人工智慧工具可能比醫生更勝一籌,斷遵而且不會出現有時在醫病關係中會有的循臨性別或社會階層偏見。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旗下的床指籌開放取用期刊《家庭醫學與社區健康》(Family Medicine and Community Health)。研究人員表示,南上需要進一步進行工作來檢視使用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略勝風險,和倫理道德相關問題。研究醫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估計,發現全球約有5%年輕人患有憂鬱症,斷遵而許多人會優先尋求家庭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循臨 GP)的幫助。根據憂鬱症的床指籌嚴重程度,建議的南上治療應主要應遵循實證臨床指引之原則。

以8個假設病例,略勝比較ChatGPT與法國醫生的研究醫生診斷結果

來自以色列和英國的研究人員表示,ChatGPT有提供快速、客觀、基於數據的見解之潛力,可以補充傳統診斷方法的不足,同時也能提供保密性和匿名性。

研究人員以假設案例,對過去3週內出現悲傷、睡眠問題和食慾不振症狀,並被診斷為輕度至中度憂鬱症的患者進行了研究。根據患者的不同特徵,如性別、社會階層和憂鬱嚴重程度,研究人員設計了8個不同版本的小故事與病例。在ChatGPT的GPT-3.5和4版本中,每個小故事與病例都被重複輸入了10次。

對於每個案例研究,ChatGPT都會被問到:「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為主治醫生應該如何建議?」這個問題。可能的回答與反應有「觀察等待」、「轉診心理治療」、「處方藥(治療抑鬱/焦慮/睡眠問題)」、「轉診接受心理治療加上處方藥」、「都不建議」5種。他們將人工智慧工具如何評估輕度和重度憂鬱症病例與1249名法國初級保健醫生進行了比較,其中73%為女性醫生。

《英國醫學雜誌》說,只有略多於4%的家庭醫生根據臨床指南轉診輕度病例進行心理治療,而GPT-3.5和GPT-4則分別在95%和 97.5%的病例中選擇了這一選項。

對於嚴重病例,大多數醫生建議採用心理療法加處方藥(44.5%)。 ChatGPT提出這項建議的頻率高於醫師(3.5版為72%;4版為100%,皆符合臨床指引)。每10位醫生中就有4位只建議使用處方藥,而ChatGPT版本都不建議使用處方藥。

未發現性別、社經地位偏見,但尚須考量倫理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ChatGPT 4在調整治療以符合臨床指引方面表現出更高的精確度。此外,在 ChatGPT系統中沒有發現與性別和社會經濟地位相關的明顯偏見。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到,仍有一些倫理道德問題尚待考量。他們也承認自己的研究存在一些限制,補充道在診斷或治療憂鬱症時,人工智慧絕不能取代人類的臨床判斷。

儘管如此,這份研究報告還是得出了結論:「研究表明ChatGPT⋯⋯有增強初級醫療保健的決策能力之潛力。」

新聞來源

  • ChatGPT may be better than a GP at following depression guidelines – study(衛報)

延伸閱讀

  • 《ChatGPT一本搞定》:如何利用ChatGPT出考卷、寫教案,增加教師們的效率?
  • AI成為「戀愛教練」助單身男女言談更有吸引力,提升交友軟體配對成功率
  • 它既非人工,也不是智慧:人類學家和ChatGPT合寫了一篇AI警世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